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三九零章 中國的機遇

但是我同時也要持認為,沒有來自德國的全力支持,這個國家也不會在工業建設上取得如此成就,

而且我對您對自由經濟原則的理解不是很贊同,在這種政府高度干預經濟的做法恰恰正是這個國家在工業上取得如此成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沒有政府把握宏觀規劃,用各種手段為經濟運行指引方向,現在我們恐怕不會在中國看到如此多的現代化工廠,

或許,這裡最多會出現一些作坊式的小企業,而且只能依附於外國資本,不能掌握定價權,當然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也可能導致經濟的僵化,這是需要仔細權衡的。”

莫理循一本正經的分析了一番,他最近對這個方向的問題有些興趣,但是身邊的英國參贊伯納德對此卻有些耐煩。

“定價權?如果不是歐州的戰爭,中國人能拿到定價權?莫理循先生,我知道您在中國待了很長時間,並對中國人有一種好感,

但是這種好感最好不要誤導你的判斷,歐洲處於戰爭之中,從螺絲釘到蒸汽機,各種物資都處於短缺狀態,尤其是不久前卡拉奇港被野蠻的德國人摧毀,我們損失了大量的物資。

在這種賣方市場下,只要擁有工廠,就擁有定價權,在這種歐洲交戰國甚至連人力都嚴重匿乏的狀態下,中國人如果不能掌握工業品定價權的話,那麼他們就一定不適合工業時代的生存。”

“可是你也必須承認,事實就是如此,中國人利用戰爭成功的主導了某些工業製成品的定價權,

而有些商品,中國人則依靠廉價的人力資源將價格壓下去,與其它包括英聯邦在內的國家進行競爭,至少中國商人取得了部分商品的定價權。

而且,這場戰爭並沒有停止的極限,誰也不知道它會延長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