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歲月怎會無痕

    得知楊跡深未死,武親王心急如焚。

    籌備了三個月之後,一支十二萬人的楚軍隊伍朝著外草原開拔。

    他們穿過了京州和豫州,又穿過冀州,從國門北出,穿過那片茫茫戈壁,真的殺到了草原上。

    木爾坦以為大楚皇帝只是氣話,根本沒當回事。

    他甚至因為自己的使者被殺,其他人被羞辱,還真的想率軍南下。

    被手下人勸阻,說草原人皆為騎兵,攻打中原大城,並無經驗,要打,不如先派人瞭解之後再打。

    就在木爾坦還在想著怎麼了解攻城之術的時候,武親王親率十二萬大軍,從江南到塞北,走了一年還多,殺來了。

    那一戰,木爾坦開始並未在意,在他的地盤上,他的兵力還比楚軍多的多,他怎麼可能認慫。

    一場大戰,十二萬楚軍帶著悲憤之意而來,人人悍不畏死,再加上武親王領兵入神,三戰三勝,殺鐵鶴人六七萬,餘者皆逃。

    木爾坦大怒,親自率軍來攻。

    於是,近五十年來,以步兵戰勝騎兵,而且是以少數兵力對抗,最終取得大勝的戰例就這樣發生了。

    這一戰,直到現在還被中原的將領們所提到,而且還在不斷的學習。

    武親王用長槍陣,破了草原的輕騎兵。

    鐵鶴人見武親王的隊伍多數為步兵,木爾坦還以為,以優勢兵力之下,直接用騎兵衝擊敵人,也能輕而易舉的獲勝。

    二十萬鐵鶴騎兵衝擊差不多十一萬楚軍,最終的戰損比例高達七比一。

    鐵鶴人損失了近八萬人,而武親王這邊的兵力損失不過一萬多人。

    木爾坦大驚失色。

    於是派人抓來楊跡深,在陣前威脅武親王,如果不退兵的話,那就在陣前將楊跡深殺掉。

    武親王為了救他弟弟,只好裝作鐵石心腸。

    他說,我領兵而來,不是來救我弟弟的,而是來揚大楚國威的。

    你們竟敢冒犯大楚,不打到鐵鶴王庭,我必不會收兵回去。

    木爾坦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手下人勸說,不如還是以楊跡深為條件,只要武親王退兵,他們就把楊跡深還回去,大不了再給一些賠償。

    武親王接受了木爾坦的求和,急切的把楊跡深接了回來。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陣前,他對木爾坦說的那一番話,是打破了楊跡深心裡最後一份親情的鐵錘。

    武親王說我不是來救弟弟的,我是來揚大楚國威的,楊跡深就那樣看著武親王,然後狂笑吐血。

    回到大興城之後,楊跡深被皇帝加封為德親王,位在武親王之上。

    可此時的楊跡深已經性情大變,心中也只剩下滔天恨意了。

    大概只兩年後,楊跡深就聯

    絡了去過北疆的另外幾個皇子謀反。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說動那幾個人的,居然和他串謀起來,暗中積蓄力量。

    他們衝擊東宮抓住了太子,然後逼迫老皇帝讓位。

    老皇帝又怎麼可能會被威脅,下令武親王率領禁軍剿滅叛賊。

    楊跡深暴怒,讓他那幾個兄弟直接把太子砍了,那一刻,他無比猙獰。

    可是那幾個兄弟卻怕了,沒有殺掉太子,反而是護著太子去投降了。

    最終,那幾位皇子被貶為庶民,過了幾年後,老皇帝心一軟,又都恢復了身份。

    而楊跡深被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