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星辰a 作品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玩弄





當然,若是放在這經過改造的黎明星域之內,便顯得有那麼一點點平平無奇。相比起瑤池,相比起歐諾米婭或者新伊甸,還有那藏在星域最核心的奇蹟之環,真的算是平常的。





同規格的富庶的星系,整個黎明星域之中還有五六個呢。





可即便是如此,這也是帝國在黎明星域投入重金建設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大約是因為這裡的礦產資源確實發達,而且交通非常便利。一旦能建起成規模的工廠,便能夠對整個黎明星域形成輻射,甚至能直接支援奇蹟之環和團結要塞。





最重要的是,這個星系是帝國自己打下來的,用不著和地球人分享主權和開發權。





於是,甚至在掠奪者主力沒有被徹底消滅,黎明星域主權還不明的情況下,帝國也已經開始著手開發了。到了戰爭開始之前,dL50的三個宜居星球上已經有了超過三十萬人的居民,其中有一大半是從黑勞士星區和離境星區送過來的罪民和奴隸。





然後,這個星系就有“新海望”這個名字,大概意思是“站在星海彼仰望天域故鄉”。之所以有個“新”,是因為銀河本土已經有個“海望”了。乃是銀河帝國在2000多年前征服的邊境星系,現在卻已經在帝國本土了。





……總之,帝國雖然是主人和僕人的國度,但要做點大事,確實是挺有效率的。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要想騙過敵人,便一定要先騙過自己人。不管是帝國主觀有沒有這個意圖,在新海望星系投入巨資和大量人力物力的開發,也確實是對共同體戰略誤導的其中重要一環。





而在戰爭開始之後,這個星系中已經建好軌道採礦廠和冶金廠,便迅速轉為了軍用。星球上也建起了兵工廠和軍用罐頭加工廠。





到了現在,這個新海望星系,已經算是帝國在新大陸的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了。





這樣的星系,自然也是有重兵防守的。除了佈置在星系之內的要塞、哨塔、傳感器還有陣列炮塔之外,附近的星系也是有艦隊巡邏的。





然而,根據當地發來的戰報,新望海的防線卻被楊艦隊輕而易舉地瓦解了,還正好就發生在吉婭菲爾調動大軍圍剿自由旗的這兩天。





吉婭菲爾和她的閨蜜們卻都難以理解,以新海望的守軍,就楊艦隊那點兵力是絕對啃不下來的。





“莫不是和血門戰役類似?被雷擊艦突襲了?”





“那也不太現實。目前楊艦隊手裡的雷擊艦隻有不到二十艘。另外,目前共同體使用的雷擊艦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大公海戰役和血門突襲採用的A型,是由航母或無畏艦攜帶。似乎有一定的躍遷能力,但並不持久,還具備隱身巡航能力。一種便是能正常艦隊巡航的B型了,速度很快,但質量投影不比突擊艦小。楊艦隊的都是後者,要靠這些偷襲星系據點,並不容易。”





由於從新海望那邊發來得戰報並不算詳細,大家也就只能一邊猜測,一邊趕緊安排後續工作了。





無非也就是打掃戰場,然後給自由旗的遺骸樹一個紀念碑。這是蒂芮羅人一貫以來的操作。他們很樂意彰顯敵人的英勇事蹟,一方面這確實是個相當尊重勇士的種族,一方面也可以彰顯自己的武德。





打破懦夫算不得本事,打破勇者才是英雄中的英雄。蒂芮羅人是很懂得這種辯證關係的。





另外,還必須要給殘餘的地球士兵們以妥善安置。





在自由旗號無畏艦毀滅之後,帝國衝鋒隊便開始登陸剩下失去動力的地球戰艦,並且不費吹灰之力便瓦解了剩餘士兵微不足道的抵抗。到了最後,被帝國俘虜的倖存者也有近兩萬人。





不過,仗打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都不會被視為降兵,而是力戰不敵,才被勉強俘虜的勇士。他們也確實得到了帝國軍隊的尊敬。





“諸君已經證明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諸君的武勳也必將名留史冊。再繼續戰鬥下去,便是無意義地流血了。請放下武器吧。而且,諸位所在的藍星共同體第十艦隊,是李元帥親手建立的子弟兵,總應該為它留一下種子。我相信,即便是李元帥和皮卡德上將在此,也是希望諸位能展望未來的。”





在奈爾哈娜·梅拉男爵到場親自勸說地情況下,這些第十艦隊最後的戰士們,終於放下了武器,對著自由旗號沉沒的方向嚎啕大哭,開始接受帝國的救助。





隨後的情況還算平穩,倒是沒有發生什麼卑劣的虐俘和屠殺事件。





這自然是因為現場的帝國艦隊都是最精銳的禁衛艦隊,且被布倫希爾特和吉婭菲爾帶了很長一段時間,紀念性、組織度以及榮譽感都算是銀河帝國乃至全宇宙的軍隊典範。若換成是別的艦隊甚至是諸侯的徵召兵,地球人這些“帝國同族”且不說,而另外百分之十五以上的非人類戰俘,卻是很有可能遭遇批量處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