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蟬 作品

第33章 天啟來人

  道劍仙慢慢走向二人,一招手,散落在地上的名劍,十一把自行而動飛起,似乳燕歸巢,在一一飛回劍匣的過程中,老趙劍仙輕聲道:“世間的情話本不多,女子的臉只為情郎紅,這個臉紅就勝過一大段煽情的告白。”

  聲音雖輕,但在場的兩位都聽得真切。

  尹落霞紅著臉教導宋燕回道:“孤鶩就是大雁,大雁就是孤鶩。”

  “不要等到敷上胭脂,分不清是真情還是假意之後,再後悔莫及。”那對璧人聽了這一段一愣,只見老趙劍仙彎下腰,撿起最後一柄玉如意。

  老趙劍仙握著玉如意一步一步走向落霞仙子,對著落霞仙子道:“心這東西很貴的,給對了人就是無價,給錯了人便分文不值。喜歡和善良是免費,但不代表它廉價。”

  說完將玉如意交到落霞仙子手上。

  “我是青城山百年以來,道法第一。”趙御貞賊心不死,追加道,“我說的,你們好自為之。”

  說完浮起飛劍,踏上春水,揚長而去。

  在飛回青城山的途中,未曾說過話的道劍仙在識海內問:“老趙,你最後說的那兩段話,到底是勸分,還是勸和。”

  老趙劍仙沉默,想了想,道:“我就是想噁心噁心姓宋的罷了。”

  王鐵策馬回營,校場上的混亂已經收拾乾淨。王鐵洗漱了一番,回到自己的軍帳,坐在將軍椅上,在帥案上攤開久久不曾動過了的奏摺,從毛筆架上取了一支比感覺蘆花槍還沉重的硬紫毫,執筆舔了舔墨,粗人摺子,還不如讓他去練一套槍法,王鐵寫到:“

  臣啟:

  今天發現那趙玉真心憂百姓,不像要動盪國家的亂臣賊子,而今瀾滄江大水,青城山幫扶鄉里百姓,共抗天災,實屬赤膽忠心。

  今望陛下調遣李冰父子二人,入蜀治水,可通澤兩岸。

  叩請聖裁。

  望陛下龍體安康。

  驃騎將王鐵

  明德七年,戊申月,乙未日。

  ”

  折表上的文字粗獷,不似常年握筆之人。王鐵用紫豪撓了撓頭,覺得寫得並不好,但又沒有更高的墨水,只好叫傳令兵進來,封上了蠟,貼上加急雞毛令,發往天啟城。

  翌日。

  宋燕回與尹落霞在府衙修整好,攜手上青城。

  二人各自牽馬,烏騅明顯比落霞仙子的小紅馬高一頭。在青城山腳下,只見一個個布棚支起來,無家可歸的災民正在排隊等著一群小道士支起來的幾口大鍋前等著施粥。

  “大家退一步,小心燙,我們的青城山會有足夠的糧食供應給大家。”李凡松拿著大鐵勺,哐哐地敲著鐵鍋的邊緣,餘理在一旁,攪動鐵鍋的同時放入一些避疫的藥材,同時,有幾位青城弟子在打量是否有渾水摸魚不是災民的“災民”。

  宋燕回邊看邊頷首,感嘆道青城的底蘊。

  又前行了數十步,聽到書聲琅琅,是《對韻》的東部。

  宋燕回攔下一個手忙腳亂的小道士指著書聲來源的帳篷問道:“這是。”

  那小道士剛想發怒,但見宋燕回衣著華麗,想著應該是富貴的香客,就收斂怒容,和氣道:“這是我們劍仙師叔說的,收山下想念書的農家子弟,提供教材,農閒之日可來學習。青城山也把教育這幫子弟歸為弟子的課業。”

  “如何收費?”宋燕回問。

  “家中拿一袋種子來換,不論重幾何,然後會給他們交換我們青城山的良種。”小道士講到這方面,侃侃而談,“但今年則必須種我們青城山的良種,才允許子弟進入我們青廬學習。”

  “這些都是道劍仙建議的?”宋燕回問。

  “是的,與民啟智,劍仙師叔說了,一枝獨放不是春。”小道士道。

  宋燕回放過小道士,輕聲道:“一枝獨放不是春,難怪他的劍要叫春水,是要把春水潤澤天下嗎?”

  然後撇過頭對著落霞仙子苦笑:“由此觀之,我更是不如了。”

  落霞仙子捂嘴輕笑:“那又如何,知恥而後勇,你還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宋燕回。”

  “今日已見過青城之大,不在其地域多廣,仙山多高。收穫頗豐,宋某可有幸,請落霞仙子往無雙城一遊?”宋燕回貌似頓悟了,爽朗道。

  “我還記得宋君子欠我一頓鰣魚。”落霞仙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