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彈劾宰相趙鼎

  於是順利通過了門下省,頒發天下,於是潘良貴被任命為中書舍人,也是成了太子黨的一員,誓死效忠於太子!

  潘良貴當然對太子和朱皇后感激涕零,登門叩謝,誓死效忠。

  成為太子黨羽的一員之後,句龍如淵立刻在御史臺培植自己的勢力。

  侍御史張戒投靠了句龍如淵,成為他忠實的左膀右臂。

  句龍如淵在御史臺站穩腳跟,並且控制了話語權之後,便開始替朱皇后和太子發威,要清除三皇子的幕後靠山了。

  第一個目標便是最大的也是最難扳倒的宰相趙鼎。

  趙鼎嚴格的說並不是三皇子的人,只是因為皇帝趙桓非常器重山河,所以趙鼎對山河也格外關照,同時對太子時時作妖,針對三皇子的行為也是看不順眼的,由此變成了太子眼中釘。

  再說了,宰相這個職務太重要了,必須要換成太子的人。

  於是句龍如淵和張戒經過一番商議,決定拋出了一個奏摺,共同彈劾宰相趙鼎結交權貴以及軍中將領。

  按理說這樣的彈劾其實是不痛不癢,但是由於在宰相之職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宰相遭到御史臺彈劾,宰相必須提出辭呈,以證清白。

  到底是不是真的被罷相,那由皇帝說了算,但是宰相得做出這個姿態來。

  所以,在御史中丞句龍如淵以及侍御史張戒的共同彈劾下,宰相趙鼎被迫提出了辭呈。

  面對趙鼎的辭呈,朱皇后笑了。

  她滿意的拿起那份辭呈輕輕用手指彈了一下,隨後提筆在上面批註,批准趙鼎的辭去宰相,任命其為忠武軍節度使,權知紹興府。

  寫完之後她吹乾了上面的墨跡,遞給了黃小潤,說道:“趙鼎引咎辭職,本宮覺得可以,他當宰相太久了,也該去地方走走了。外放為官吧。”

  黃小潤頓時吃了一驚。

  皇帝走之前刻意強調的,朝廷中的幾個大員,李綱、趙鼎、呂頤浩等人是不能輕易外放地方或者調任其他職務的。

  因為這是皇帝趙桓最為寵幸的幾個大臣,尤其是趙鼎,更是皇帝趙桓在經濟財政這一塊的最得力的心腹,一直在推行著皇帝在經濟領域的各項改革措施,怎麼突然就要罷相?

  更讓黃小潤心頭不安的是,朱皇后甚至沒有事先跟她通氣,也沒有商量,直接就批示同意趙鼎辭相,並外調為官了,那意思很明顯,自己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