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機智的吳敏

  留下來的當地人也會對此心存感激。同時,有家人在大宋,這些大越百姓就算想反抗大宋也得心頭掂量一下,從而大幅減少對大宋的牴觸和反抗心理。

  於是,吳敏當即便寫了奏摺,把自己的想法向皇帝趙桓稟報。

  這一天。

  吳敏又到了坡壘關來了解民情。

  於是他便看見李常憲帶著大越大軍浩浩蕩蕩的過了坡壘關,長驅直奔崇善縣而去。

  吳敏大驚失色,他視察民情時沒有穿官袍,只是穿便服,這樣更能夠拉近跟百姓的關係,包括身邊的衙役,他都不讓穿著官袍,全部著便裝,因此他們在集市中並不顯眼。

  大越的軍隊從他們身邊經過,並不知道在這些集市看熱鬧的大宋百姓中居然有一位前宰相,現任廣西安撫使。

  要是知道有一個大宋這麼大的官就在他們眼皮底下,他們卻沒有抓回去做人質,肯定會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吳敏不動聲色立刻離開了集市,隨後騎著馬帶著隨從,抄小路搶先一步趕回了崇善縣。

  崇善縣城只有兩三百甲兵、民壯和衙役,憑藉這點人要想抗衡二萬大越國的軍隊,那簡直就是笑話。

  糟糕的在於,大宋在邊境根本沒有任何軍隊駐紮,他連求救都沒地方去。

  他知道大宋即將對大越動兵,很可能這時候已經兵戎相見了。所以大越國才向大宋出兵。

  認準了這一點,吳敏想的就是怎麼保住崇善縣。

  他立刻讓劉韜召集縣衙所有衙役、民壯以及甲兵集合。

  等人員齊備之後,吳敏驚喜的發現那二百多巡檢司的甲兵居然清一色都是弓箭手,而且使用的還是長弓,這種弓射的非常遠。

  他驚訝無比,問劉韜之後才得知,因為這地方屬於嶺南煙瘴之地,流放罪犯的地方,以前百姓生活很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家家戶戶的男人基本上都會射箭,就是為了打獵。

  因此,衙門招錄甲兵的時候,也重點從這些善於射箭的年輕村民中招錄,而且,這些人平時都會有組織的上山打獵來改善生活,一來二去,使得崇善縣的甲兵清一色都變成了弓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