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永絕後患


  趙桓很賞識薛弼,他在軍事方面有驚人的天賦,他制定的作戰計劃每次都能讓趙桓感到很滿意。

  這一次趙桓並沒有詳細告訴薛弼這仗該如何打,只是讓他制定出一個作戰計劃,在一個月內拿下交趾,就是這麼一個要求。

  所以薛弼只能靠他自己的軍事才能來制定這場作戰計劃,而薛弼制定出來的製作戰計劃讓趙桓大為驚訝。

  因為這作戰計劃居然跟一百五十年後蒙古人第三次入侵大越國的行進路線如出一轍。

  也就是說,關於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征服大越國,薛弼跟一百五十年之後的忽必烈想法高度一致。

  因為皇帝要求一個月之內拿下大越國,那需要動用的兵力將會是舉國之力,薛弼制定的策略是,動用三個戰區的兵力,共計約五十萬人馬,分別是江淮戰區,京湖站區和川陝戰區,只留下了北邊的華北戰區和京城附近的京畿戰區來應付金軍的入侵。

  三個戰區的兵力,包括南方新兵營和軍事指揮學校的兵力,共計五十萬人來打這一仗,在二月一日發動攻勢,三月一日前控制整個大越國全境。

  二月份正好避開了大越國炎熱的氣候,避免雨季造成的瘟疫等問題。

  大越國的軍隊目前只有十萬人,兵力懸殊,這一仗怎麼看都是十拿九穩的。

  可是趙桓就是因為看到了這個作戰計劃之後,心生警覺。

  一百五十年後的蒙古三次入侵大越國,都是慘敗,而自己這一次對大越的征戰,作戰計劃又跟蒙古人第三次如出一轍,會不會重蹈覆轍?

  這不得不讓皇帝趙桓警醒。

  要知道,一百五十年後的蒙古國橫掃世界,往西一直打到了多瑙河,把整個亞歐板塊攪了個天翻地覆。

  可是,蒙古人卻在大越國這裡遇到了滑鐵盧。

  雖然蒙古鐵騎在大越國三次戰敗,有相當大的地緣因素,因為蒙古人擅長騎兵運動戰,靈活機動的打擊敵人,很不習慣熱帶叢林的溼熱氣候。

  而越南除了紅河三角洲地帶是平原之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山地,不適合蒙古騎兵的大兵團作戰,這是蒙古人無法發揮他戰力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