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發展商業

 咱們的瓷器、漆器、紡織品和鐵器等等在那些地方能賣出天價。

 而那些地方也有咱們急需的好東西。南洋的糧食一年三熟,水稻價廉物美。

 大宋跟他們發展海上貿易,從他們那兒用我們的東西換糧食,走水路直接運到長江口,再從長江和運河送到華北腹地供給各個戰區。

 走水路糧食的折損是最少的,這可以交給商人,朝廷只需要收稅,不要過多的干預商人經商,讓他們自己去發展。市場是最好的調節器。”

 趙桓只給了大致方針,在自由經濟時代,小政府大市場是必須的,過多的干預只會束縛經濟的發展。

 他要比當時的南宋走得更遠走得更快,要大力推行商品經濟,把宋朝的經濟發展起來,有錢才能打仗,才能組建最強大的軍隊,征戰四海。

 梅執禮恭敬的記錄著,他對皇帝一連串的思路都有些懵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這盤棋太大了。

 他對皇上的雄圖偉略著實敬佩,皇帝真的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遠。

 他是戶部尚書,管錢袋子的,他知道商業對錢袋子有多重要,所以他對皇帝大力提倡經商十分贊同,這是來錢最快的辦法,而現在的宋朝最缺的就是錢。

 宋朝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只要朝廷許提倡而且不人為阻礙,商業就會飛速發展。

 由此一來,就能讓錢源源不斷的流入朝廷的腰包,根本不需要增加稅收,搜刮百姓,尤其是可憐的農民。

 佈置完了梅執禮草擬聖旨的任務,趙桓讓軍器監監王尚來見駕。

 在傳王尚的空檔,趙桓已經在龍案之上又畫了幾幅草圖。

 王尚來到之後,磕頭拜見。

 趙桓招手把他叫了過去,將那幾幅草圖放在他面前說道:“這是朕畫的新的投石機和火炮,你去按照草圖找工匠製作出來,一定要保密。

 投石機要儘快完工。至於火炮,你們的冶煉技術可能跟不上,估計要炸膛,得反覆研製提高冶煉技術,這可能急不來,但是也不著急。最關鍵要先把投石機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