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厭白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二回:無傳之秘

    它是棺木。

    這棺材原本躺在墓穴中,主人應當是個樂師,也可能是愛樂之人。因為在棺材裡擺放了十三枚母貝製品,散發著細膩美麗的光澤。有懂行的人說,這是琴徽。十三枚琴徽自古以來就象徵著十二月的說法,剩的一枚代表閏月。而關於這屍體的身份,實在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因為它很特別,沒有墓碑,也沒有其他能表明身份的陪葬。更特別的是,她是個女人。不過或許也正是因為她是個女人,那時候的人們才覺得她應當無名無姓,不配多麼風風光光的大葬一場,而且墓裡也沒有任何機關。

    其實她是有很多陪葬的,但在那些東西重見天日的一刻,忽然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化作了塵灰,隨風飄散,掘開墓穴的人們瘋狂地衝上去抱住它們,最終只攬得一抔塵土。這事並不新鮮,許多常年深埋地下與世隔絕的墓穴,在暴露在大量新鮮空氣裡時,都會消散而逝。何況挖到它本身就是個巧合,是一群人在開礦罷了,根本沒想到會有這出,自然毫無準備。

    最終剩下的也只有這口大棺材了。有了陪葬品的經驗,開棺就多了許多準備。她的屍體在這樣的棺木裡保存完好,看得出,她死的時候應該很年輕。但沒有任何人能判斷出她是怎麼死的。外傷找不到創口,內傷查不出毒藥,可是在棺材蓋底部卻沾著暗紅發褐的痕跡。那會是血嗎?怎麼會在上面?是棺材主人的血嗎?可她分明沒有傷口才對呀。

    這個無名的女屍就在這兒放著,也沒有人怎麼樣。可朝廷還沒派人來,就在開棺的第七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棺材蓋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古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姑娘的屍體也不見了。有兩位礦工說,他們確信這把琴就是這個棺木製成的,因為那棺木原本有無色漆,由於木質在冷熱伸縮下出現了斷紋,像古琴罕見的梅花斷似的。而這把成型的古琴上,有著一模一樣的梅花斷。可這琴上了新的鹿角霜胎,安了母貝的琴徽,鑲了玉石的琴軫,還拉好了五根蠶絲琴絃。現在的琴,已經是七根弦了,而且“七”了也有二三百年。估計是按照姑娘所生年代裝的。

    這屍體怎能不翼而飛呢?這棺材板這麼就搖身一變,一夜間就變成了一把成琴?

    那時墓穴邊上也沒有守著人,最晚到的和最早來的,都說沒有聽到任何動靜,也沒有見到任何陌生的腳印。屍體人間蒸發,連灰都沒留下。造的這把琴,也沒有一點點餘料散落在墓穴內

    。若不是當事人堅稱這絕對就是那棺材板,上面還有礦鎬刮花的一點不起眼的痕跡,人們簡直都要懷疑是有人拿造好的琴偷樑換柱。可就算是造好的琴,又怎麼能悄無聲息地放進來呢?且不說屍體和原來的板子怎麼運走,光是預估會有人何時挖到這處墓穴,對本國最好的風水師、陰陽師和算命先生而言,都是難如登天的事。何況根本沒人知道這裡有棺材。

    這女屍的去向和古琴的來路,都是玄之又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