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槐艾麗莎 作品

第九百四十四章 凌雲渡拜別孫大聖 端木槐殺上雷音寺

  有這種道理嗎?

  那麼再繼續回想,金蟬子和如來之間的矛盾,明顯不是單純的不聽教誨,更多是雙方理念上的分歧。

  這種理念上的分歧,雖然西遊記原著裡沒有明確寫出來,但還是有暗示的。

  很多時候,唐僧一行人降妖除魔完畢,對方都會拿出大把錢財來謝禮,這時候唐僧的態度一貫是很堅決的“出家之人,不受這些黃白之物。”最多化齋也就是要點米麵,或者換件新衣什麼的,但是錢財斷然不受。

  而如來呢?

  大家都知道,三鬥三升黃金念一遍經他都還嫌賤賣呢,換了如來走這取經路,還不知道他會收多少錢。

  這麼一看,雙方的分歧其實就很明顯了。

  唐僧的態度就是尊佛教誨,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可收取。

  如來則是認為你要不收錢,那不顯得我佛法輕賤不值錢嗎?就是要花重金買的才是好東西。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那麼金蟬子不敬如來,就很正常了。之前也說過,如來之前佛教是燃燈古佛管的,大家唸的就是燃燈古佛的經,也是唐僧唸的所謂“小乘佛教”,說白了就是要出家人遠離金銀財寶一類,苦修自身等等。

  但是如來上臺了,就要翻篇了,燃燈那套不管用了,現在佛教是我說了算,天大地大錢最大。

  所以,留在靈山的,都是和如來同流合汙的。看不順眼的,早就走了。

  金蟬修的是燃燈的佛,自然對如來這種鑽到錢眼的行為看不過眼,這麼一想,他在如來講經時候打盹那簡直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我們是修佛修自己呢,你天天在上面念什麼“要抓績效,提價格”———把佛經當豬肉賣嗎?誰理你啊。

  金蟬子看不慣如來,如來自然也看不慣金蟬子,就找了這麼個由頭,把他貶到凡間了。同時也算是殺雞儆猴,讓其他人看了就知道,你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你一輩子不痛快。

  所以留在靈山的也就是如來那群人了。

  而在路途最後,更是把雙方的衝突寫了個明明白白。

  眾所周知,唐僧第一次去取經,沒賄賂阿儺,伽葉,所以兩人給了無字經。後來被燃燈做法發現,復又去返,繼續問如來要真經。如來又給了令,而那阿儺,伽葉到了取經閣,依舊是問唐僧要賄賂,你要不給賄賂,我就不給你經文!

  為什麼他們這麼大膽?因為這就是如來和金蟬的理念衝突。

  金蟬看來佛法這東西是普濟世人的,我都千里迢迢遭難來此,你念我誠心,也該給我吧。

  哎,如來表示你那是老黃曆了,現在這兒我說了算,你有錢才有真經,沒有錢你再誠心,老子也不給你經,我看你服不服!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最後金蟬只能服了。

  畢竟形勢沒人強,如來噁心他,他也只能認了,把紫金缽盂給交了出去,這才得了如來寫的那些廢紙。

  不過可惜,端木槐可不是金蟬,更不會讓如來噁心到自己。

  端木槐呵呵一笑,然後伸出手去拍了拍孫悟空的肩膀。

  “至於你嘛………並沒什麼緊箍咒束縛,也沒什麼如來法令要聽,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不管是回花果山,還是去天庭當差,繼續去做你的齊天大聖吧。”

  “師父—————!”

  “去吧,去吧,記得把馬還了,我也不是那麼容易死的。或許對你來說如來比較難對付,但是你也知道我的本事不是?好了,別弄的好像生離死別似的,走吧,玩你的去。”

  “這………是,弟子謹遵師父旨意。”

  孫悟空咬了咬牙,最後還是牽著馬,對著端木槐行了一禮。

  “哦,記得把我那本大唐西域美食記傳出去,吃了一路了,也不能白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