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作品

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逃亡與信息

  而不是學著對方一起潰逃。

  但是明軍就不是這樣。

  明軍就是一群叫花子營兵。

  大部分將官們只重視能隨著自己崗位變動而帶走的家丁、親信,對那些屬於朝廷,不能帶走的營兵,根本不重視。

  一到上陣,就是拿叫花子營兵放在前面,消耗一波敵人,然後看到敵人弱點,就是將領率領家丁衝鋒。

  對面弱的話,就能解決,比如打蒙|古人。

  但碰上陣列嚴整的女真人,就是找死。

  就像理論那樣,對方打崩了10%的叫花子營兵,就會大規模潰散。

  少數家丁即便衝鋒,也是陷入對方優勢兵力的包圍之中。

  看似每次作戰都是15萬對陣7萬。

  看似有2倍多的優勢,其實是一個個2000多,1000多家丁的將官,每次都單獨對付人家2萬多精銳披甲人。

  然後被對方圍攻到死。

  而表面看來這些總兵還都帶著2萬,3萬的大量人馬。

  所以每個慘烈的大敗後面,都是有著絕對劣勢的致命因素。

  如果勢均力敵,勝出一方大概率是慘勝的,不會出現脆敗。

  勝利一方也會有相當的損失。

  這就是封建朝廷以文馭武的弊端:你想剋制武將,文官可以玩花樣,問題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玩我我也玩你。

  你把我隨便調遣到外地作戰,那我得帶著親信,沒有親信,我怎麼指揮一隻陌生軍隊?

  這又不是現代隊伍,大家訓練有著高度統一的模板。

  換一個軍事主官,能夠很快就適應和熟練地發出軍令,讓隊伍聽從自己的指揮,完成各種戰術和戰略任務。

  而封建隊伍完全不一樣。

  缺少訓練,士兵不熟悉軍官,就不會聽他的命令。

  所以他必須有親信,有家丁,來做為軍法官,來驅趕下層士兵聽令。

  不然的話,朝廷就會和大宋一樣,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而聞人升現在這種方式就好受很多,好處就是少數崩潰的隊伍,不會影響到全局。

  而且可以迅速整隊,迅速將崩潰的士兵恢復過來。

  然後再次投入作戰。

  這種方式,就能保證一個很高的戰損比才崩潰。

  是的,一開始10%到15%的損失是會崩潰,但後面的還維持著士氣,收攏敗軍,重新恢復,數小時,或者數日後再次投入戰鬥。

  這樣最後算下來,損失可能超過50%才會徹底失去戰鬥力。

  而現在,那一個崩潰的小隊就已經被引流到後面去了。

  其他小隊,還保持著完整,他們在慶幸、恐懼、還有對皮鞭的畏懼,以及軍官的帶領下,仍然以一種麻木死板的動作在往敵人前進。

  進入射程後,就開始重複舉槍、瞄準、射擊、裝彈這四個戰術動作。

  他們在持續包抄女真人的士兵。

  而女真人的士兵也不斷射擊。

  每次射擊都能造成相當多的傷亡。

  只是他們人數還是太少。

  為了傷害最大化,最快打崩潰對方,都是集中射擊一個小隊。

  而這時候,側射火力就會打過來。

  300人的女真人,連傷帶死,其中大部分是傷,已經超過180人了。

  這就是火槍排射對密集人群的威力。

  女真人的騎兵已經拋棄步兵開始撤退。

  而白甲兵已經跑在最前面。

  其實平時的時候,都是他們選擇墊後,殺退明軍,掩護步兵撤退。

  但現在呢,他們已經發現了,對方的火槍兵已經三面圍困,這個時候,再不跑的話就可能會造成一換一的結局。

  他們射死一個火槍兵,自己要挨三四個槍子。

  大家距離也越來越近。

  已經有兩三個白甲被打中胸口,破甲而死了。

  他們同樣發現了,對方使用的火繩槍,可比大明的鳥銃要好的多。

  不會炸膛,威力穩定。

  “可惡,我們人數還是太少了!”多納古不甘心地撤退。

  如果給他同樣的兵馬,甚至是500,700兵馬,他絕對有信心,打崩潰對方的1500人。

  並且將對方徹底消滅乾淨。

  現在他300人,已經射殺射傷了對方400多人,射崩了3個小隊。

  可是對方有十個小隊。

  對方又將預備隊押了上來,替換了崩潰的3個小隊。

  而他的士兵射箭已經很慢了。

  力氣衰退。

  一次射出8只箭,就要休息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