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作品

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絆倒巡按

  比如明末的宣大總督盧象升,就能清查屯田,不僅不再需要朝廷的軍餉,還能上交糧食二十多萬石,簡直是一股真正的清流。

  要知道當時的土地幾乎都讓邊將瓜分了,士兵淪為佃農,除去家丁根本毫無戰鬥力,爛得不成樣子。

  而且還要索取糧餉,讓朝廷負擔越來越重。

  朝廷本來下發的土地就是讓士兵們自行負擔糧草,自己屯田自己耕戰。

  然而土地被將領侵佔,非但做不到自行負擔,還要朝廷再下撥糧食。

  如此一進一出,財政立刻大壞。

  而現在的王巡撫,有著聞人升的識人輔助,可以說發揮出的效果,等於80%的盧象升本事。

  明朝為啥完蛋?

  還是官吏風氣腐爛了,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包括邊將也是如此。

  貪於享受,當地主,哪還有艱苦打仗的心思?

  每每上陣,一遇逆風就想逃跑。

  當然也有少部分敢於拼命的。

  正如聞人升所說,太少了。

  而且大部分都是庸碌之將,他們一逃,陣勢崩潰,勇將勇丁都被坑死了,久而久之,再沒人拼死,大家就是比拼誰跑得快。

  王巡撫現在就在準備做一件事,清查屯田。

  以前做不了,那是因為手下人不行,不能支持。

  現在手中多了一批能幹吏員。

  如果能夠清查屯田,讓他巡撫之地,田賦大增,不需要朝廷下撥軍糧,反而能夠貢獻。

  那他在天下督撫之中,立刻就能展露頭角。

  畢竟皇帝、閣老、部堂們,最發愁的事情之一,就是給九邊供應糧餉一事。….他若是展現出這種本事來,即便有人想要用派系壓制,都不可能了。

  畢竟糧食是實打實的上繳了。

  考評絕對不會差了。

  否則的話,傳揚出去,那就是打壓良臣的名聲了。

  即便是權宦,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畢竟當今皇上並不昏庸。

  而繳納的田賦又是實打實的,這個沒法作假隱藏,不用下撥糧食,還能夠上繳糧食,一進一出,太過明顯。

  這也是王巡撫想要乾的事。

  以前他是萬萬做不了的。

  畢竟手下沒人,如何清查土地,如何確定將官侵佔了多少?

  當然他第一刀不會揮向將官,而是揮向幾個王府太監。

  此時的陽和附近,有一個郡王,府中幾個太監,仗著郡王的名頭,侵佔了一萬多畝好地。

  都是靠河的水澆地,旱澇保收的那種。

  這種地,一畝就要10兩甚至20兩銀子之高,絕非普通旱地能比的。

  而王巡撫也早就知道這位郡王是不管事的,那些土地都被太監給佔去了。

  好處並沒有落進王府裡。

  這其中就大有文章可做。

  得罪幾個太監,但不會得罪王爺。

  王爺非但不會向朝廷上書,還會感謝他。

  問題是他得有人將這事辦下來,他一個巡撫不可能跑到田間地頭去查這事的。

  得有可靠的,膽子夠大,心又細,又有本事,又忠心……這樣的幹才去完成。

  而聞人升就幫助他篩選出來了。

  因此他正在行動。

  事情一一安排下去。

  “爾等要努力辦差,陽和郡王的典寶正(正六品)韓於、典膳正(正六品)羅星,兩人分別侵佔大量官田,對下欺壓,對上隱瞞,你們務必要清查清楚,地在何方,數量多少,流轉史,經手之人,田莊……”

  他一一吩咐著。

  這事若是辦好了,他在士林中有了名聲,朝廷也有了用度。

  一萬畝官田水澆地,一畝平均有4石的收成,那就是4萬石的糧食。

  要知道整個sx省,一年繳納的賦稅不過是280萬石。

  清查兩個太監,就能得到4萬石,可想而知能給朝廷多少震撼?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他還要繼續清查下去。

  當下有兵的將官,他仍然不會動,還要拿出部分來安撫對方……

  這都是套路。

  得罪勳貴,太監可以,但不能碰官員、將門……

  說白了前者名聲臭,又沒有兵權,後者有名聲,有兵權。

  王巡撫是要做能員,不是做海瑞的。

  海瑞連徐閣老都能拉下馬,皇帝都敢罵,後人卻沒有幾個敢學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