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五百二十九章 自由邦聯,萬歲!

  作為教廷修道院出身的書記官,我非常能理解他的難處,也很清楚在聖徒歷四十七年後的如今,教廷根本不可能默認甚至允許一個異端教派的存在…但為自由邦聯犧牲無數的普世宗最終卻迎來如此下場,依然令人惋惜。

  只能說,任何的回報都必須付出代價,儘管我們並不清楚那份回報究竟是否值得如此沉重的犧牲。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難得的勝利;安森·巴赫,克洛維的陸軍准將,風暴軍團總司令,親手扶持了一個王國,挽救了一個種族,創立了一個共和國,今年也才二十三歲的年輕人,他的前途必將無比光明。

  最終談判的日子被定在了明天,其實原本是今天的,但作為與會場地的白鯨港議會在戰爭中損毀嚴重,就算只是臨時清理成能用的水準,沒有一兩天也是辦不到的。

  說起來堅持在白鯨港議會舉辦,也是菲勒斯爵士的堅持,他並沒有提及理由,但我斗膽認為如果按照安森大人的提議放在城外的至高議會,可能會令聖戰軍乃至統帥部產生“戰敗了”的錯覺,對雙方關係十分不利。

  反倒是自由邦聯這邊完全無所謂,在哪裡都可以;只有路易·貝爾納爵士稍微有些遺憾;因為戰爭最早是在揚帆城爆發,又要在那裡修建新世界第一座大教堂的緣故,他認為如果能改在揚帆城或許更有意義。

  但意義並非原本便存在,而是被人們所賦予的;無論新世界的萬千民眾亦或者聖戰軍,已經疲於戰爭的大家急需一個信號讓這一切迎來終結,千里迢迢趕到揚帆城再組織一場盛大的儀式,顯然不符合大家內心的期望。

  當然,這是安森大人的原話…雖然很多人都在懷疑大人的本意,也有類似希望削弱揚帆城影響力之類的謠言,但很顯然它們只是謠言,因為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

  白鯨港大廳內,氣氛壓抑異常。

  儘管雙方已經正式宣佈停戰,甚至宣佈此前種種矛盾與糾紛皆是由於誤會所導致;可幾乎輕飄飄的話語,並不能讓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消失。

  犧牲的戰友,化為廢墟的城鎮,丟失的領土…想要讓雙方真正化解矛盾,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

  當然,也最好不要太快就把這些都忘乾淨了…打量著在場涇渭分明,以大門過道分成了兩撥的人群,安森在心底暗道。

  自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當然不是為了讓雙方放下仇恨的,某種意義上可能還剛好相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自由邦聯都會是教廷的眼中釘,萬眾矚目的靶子,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引起教廷的小題大做,或者說借題發揮。

  當然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或者說不得已的選擇…把教廷的注意力鎖死在新世界,總比讓他們時時刻刻想著在舊大陸搞事情要強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從瀚土到帝國北方的貝爾納,羅蘭等家族都願意站在新世界這一邊的重要原因,大家都需要有個活靶子站出來,避免自己成為教廷下一個針對的目標。

  同時對教廷而言,這也是他們不得不吞下的苦果…轟轟烈烈的大聖戰如果連半點結果都沒有,教廷的威望將出現斷崖式的下跌,甚至直接破壞教廷至少在法理和信仰方面至高無上的威望。

  要知道哪怕是現在,教廷依然是沒有世俗干涉權的,所謂的權力完全建立在全民信仰領袖這個核心上面;既然是領袖,那就不能犯錯,更不能展現出哪怕一丁點兒不符合人們心目中完美形象的失誤。

  所以教廷不能失敗,至少不能承認自己的失敗,那麼他們就必須接受所謂“聖戰軍大本營”的建議,不拆分新世界殖民地,同時將針對的目標僅限於普世宗和舊神派。

  就在安森還在腦內覆盤的時候,人群中走出了兩道身影,非常有默契的一左一右,來來到了大廳主席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