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個世界的危機

  “除此之外,貿易恐怕也是個大問題。”安森繼續這個話題:

  “無論我們是否起義,今年和本土的貿易都必然會中斷,意味著有一大批煤炭和鐵礦石無法脫手,變成現金和各種新世界缺少,或者根本不生產的商品;填不上這個窟窿,經濟崩盤還是小的,就怕會出現大規模的叛亂。”

  “原來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啊!”卡爾的表情突然豐富了起來:

  “看您今天的狀態,我還以為您沒覺察到自己不再只是風暴軍團的總司令,而是冰龍峽灣的總督了呢!”

  “應該說是冰龍峽灣的叛軍首領。”安森的臉上露出了幾分自嘲的笑意:“在不知道本土對我們的態度之前,整個秩序世界都是我們的敵人;一步踏錯,全軍覆沒也只是轉眼間的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從現在開始,我們徹底沒有退路了;”

  “確實……”卡爾的表情也終於凝重了起來:

  “所以,緊張嗎?”

  “啊,那倒沒有。”

  安森很是理所當然的聳聳肩:“畢竟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而我的計劃非常完美。”

  卡爾:“……”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參謀長總是有種錯覺,那就是自己這位永遠信心十足的上司其實每次在說他的“計劃很完美”時,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計劃,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偏偏每次的結果卻都如他所料。

  這當然不是真的…無論籠絡自由邦聯和東部的五個殖民地,還是推進新大陸公司,安森都是在認真研究了殖民地和本土之間的關係,儘可能蒐集情報後得出的結論。

  刨除政治和領土糾紛不談,新世界的資源和財富對舊大陸很重要嗎?

  谷烏</span>在真正抵達白鯨港,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在結束邦聯的獨立戰爭之前,安森對此的觀點是“重要,但也只是錦上添花的程度”而已;但在深度接觸,尤其是從無信騎士團手中拿到了一份下到新世界煤礦主,上到帝國皇室的走私名單之後,他的觀點就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新世界的財富和資源對舊世界不僅僅是重要,簡直稱得上性命攸關!

  從表面上看,失去新世界對克洛維只是少了一個原材料來源和消費品市場,而且佔比不大——至少不是《白鯨港好人報》吹出來的規模——即便缺少的部分無法補充,最多也只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消費品價格下跌而已。

  但實際上卻完全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無論以重工業為代表的鋼鐵廠,還是紡織,製糖,製鹽,皮革一類的消費品,只要是工業化生產,哪怕些微的上下游波動都會引發劇烈的動盪和各種連鎖反應。

  缺少了廉價礦石進口,原材料價格就會開始暴漲,但工廠的生產指標卻不能輕易減少,增加的成本就必須在價格和其它方面彌補;煤炭漲價又導致蒸汽列車的運費增加,進一步提高了所有制成品的成本。

  於此同時,冒然缺少了一個可以傾銷商品的市場,擠壓的貨物無法出手,本就蒙受損失的商人和莊園主們為了止損,只能選擇降價出售,而這些商品的消費規模又都是有限的…類似聖徒歷一百年初,克洛維城商人大規模破產的情況必然重演。

  這還只是對克洛維,對帝國的影響只會更加強烈。

  首先原本就已經因為戰爭喪失了與克洛維大部分貿易的帝國,隨著殖民地脫離,又失去了另一個重要財源;當然這直的並非是直接稅收,而是走私。

  從揚帆城到捕奴港,遍佈整個新世界的原材料走私貿易是帝國皇室最重要的進項之一,這是安森最初始料未及的;赫瑞德皇帝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他的宮廷開銷有多少來自克洛維人的“貢獻”;一旦兩個世界的戰爭爆發,皇帝手中的財富立刻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水。

  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一旦戰爭爆發,意味著洶湧海上所有的航線全部斷絕;所有想要離開帝國,出海或者說到新世界重新開始的帝國人將被迫放棄他們的移民計劃,被迫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