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與改革

  同樣的,儘管克洛維似乎已經有了很明顯放棄殖民地意圖,但究竟是選擇捨棄重要的原材料產地,換取正面戰場上的攻守易型;還是抓住最後一線優勢,爭取拖垮帝國貌似也已經瀕臨崩潰的底氣,也到了要決斷的時候。

  留給風暴軍團和自由邦聯的準備時間,也只剩下三個月了。

  “但想要完成軍團的擴編工作,哪怕儘可能壓縮成本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安森微微眯起眼睛:“我們現在的錢都花在救災上了,而且還徵用了不少軍團的物資,沒有更多資源投入到其它的項目當中。”

  “我知道,這也是為什麼明知道不可能,我也要試試看射擊軍到底行不行的原因——結果不行。”卡爾聳聳肩:

  “就因為這樣,我們才必須同時做兩件事。”

  “哪兩件?”

  “救災和擴軍。”

  “你的意思是……”

  “徵募災民,擴編軍團。”卡爾身體微微前傾,和安森四目對視著:

  “當然,不是把他們直接塞進軍隊從頭訓練,那樣不現實——但可以把他們塞進守信者同盟,建立拿薪水,半脫產的互助體系。”

  “以往守信者同盟無論是巡邏街道的民兵,對生活比較拮据的信徒進行幫助,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全部都是自發自覺的行為,沒有任何強制力——簡單來說就是那種較為鬆散的互助會模式。”

  “這種狀態的好處是運營成本低,軍團和議會只需要提供一點點幫助和引導,最多組織捐款就可以;壞處是它的結構過於鬆散,而且是否履行同盟的義務也全憑自覺。”

  “過去在它剛剛開始時還尚可,但隨著時間推移,人數增加,鬆散的問題也就逐漸暴露——總而言之,我認為同盟至少需要一批半脫產的民兵,來承擔它各種日常運營和公共服務的大部分工作,至少也應該佔到一半以上。”

  “這樣既解決了受災者們的生計,避免單純的坐吃山空,同時還能解脫一大批同盟的過剩勞動力,將那些受過基礎訓練的同盟民兵招募進入軍團。”

  “初步算一下,大概能招到一兩千人,再加上少量願意加入的受災民眾,大概能擴編三千人上下。”卡爾頓了下:

  谷</span>“當然,這是不計代價最大限度的考量;保守估計的話至少也能有一千多新兵;能提高多少戰鬥力不確定,但完成這輪擴編是絕對足夠了。”

  在卡爾眼中,風暴軍團目前的核心目標有且只有一個——擴編。

  經過十五天的瘋狂加班,他已經從最初的狀態完全冷靜下來,徹底認清了現實:風暴軍團不是秩序之環,安森·巴赫不是救世主,自己更沒有什麼能夠“創造奇蹟的手”。

  既然創造不了奇蹟,那就大大方方的承認現實,不再奢望能一邊重建白鯨港,一邊靠著高強度訓練製造出能夠彌補風暴軍團戰力空缺的僕從軍。

  物資就那麼多,能夠從外界得到的援助也只能是杯水車薪,風暴軍團必須執行先軍政策維持自身的戰鬥力不至於下滑,才能考慮是否在合適的時間悲天憫人。

  受災的民眾們很可憐,即便成為守信者同盟半脫產的民兵,大概也只能在很低的程度上維持生計,再加上軍團還要強行招募一批原本的同盟民兵,意味著他們還得補齊這批人的勞動力空缺。

  但是沒辦法,這就是現實;何況軍團已經為了他們而投入大批的物資進行重建,甚至動用軍用物資確保他們不會受凍捱餓…被剋扣了分紅的軍團士兵們,也是在滿腹牢騷的給他們提供著各種幫助。

  “不過你想要的,應該不僅僅是擴軍那麼簡單,對吧?”安森突然開口道:

  “兩千多得到了初步訓練的不脫產民兵,或者說守信者同盟才是你的目的。”

  “哦,被你看出來啦?”

  參謀長的表情倒是很隨和,反正他原本也沒打算隱瞞:“對於這麼一個有著堅定信仰,某種程度上還有些半獨立的武裝組織,對眼下的白鯨港並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