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怎麼辦

  揚帆城議會是怎麼知道綠龍號前往了北海三國呢?

  很簡單,因為本土的某些“大人物”給他們提供了情報。

  那本土又是怎麼知道綠龍號沒有返航的呢?

  這就更簡單了,因為如果綠龍號順利返航,克洛維的北港就會有一大批煤礦石“神秘上市”,可現在那些礦石沒有出現;覺察到問題的他們一核對信息,不難得到沒有返航的綠龍號前往北海三國,在克洛維控制的水域失蹤的情報。

  至於為什麼他們會把這麼重要的情報,如此“及時”的提供給殖民地總管大臣…那是因為這筆煤礦貿易太重要了,下到帝國艦隊,上到驍龍城的帝國皇宮,可都是要在裡面分蛋糕的。

  哪怕一船的貨物損失還不算太嚴重,身為打工人的揚帆城商會也不敢有絲毫怠慢,必須儘快弄清楚情況才好交差。

  第二個情報則是軍隊提供的——更準確的說,是被派出去的騎兵們蒐集到的,並沒有多少可信度的流言:剛剛被鎮壓不久的土著民似乎正在更靠近北方的地帶再次集結,準備再次襲擊包括帝國在內的所有殖民地。

  但畢竟土著民野蠻落後,就算有幾個舊神派戰鬥力也就那樣了;不要說自己手中的正規軍,就算是把民兵們組織起來稍加訓練,再提供充足的武器裝備,最起碼贏是絕對能贏的,只是一件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可放到眼下就太致命了!

  殖民地集體叛亂,自己費盡周折控制住其中兩個兵力就已經捉襟見肘,接下來還要做好迎戰克洛維軍隊的準備……

  別忘了,那個該死的安森·巴赫手裡還有一支艦隊;如果他長途奔襲,直接在揚帆城登陸,自己拿什麼抵禦土著民的暴動?!

  而要是不擋住暴動的土著民,任由他們將帝國殖民地變成一片廢墟,就算打贏了克洛維人的入侵又有什麼意義——反正損失的也不是他們,倒黴的不還是自己?

  最關鍵的是,這幫人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要等到事情徹底不可收拾的時候才肯透露給自己一點點有用的情報,這還有什麼用?!

  他們以為只要把事態弄得萬分緊急,自己就有辦法從本土弄到支援嗎?

  說實話,伯納德現在真的很有甩手不幹,一走了之的衝動;就以現在的情況判斷自己幾乎可以說毫無勝算:一群心懷叵測的殖民地議員和產業主,一幫對自己三心二意假裝忠誠的軍官,一群毫無自知之明,居然妄想和本土平起平坐的殖民地民眾……

  這要是能打贏準備充分,甚至還拉攏了一眾叛亂殖民地的克洛維人,那才是有鬼了。

  但鑑於皇帝已經委任自己擔任殖民地總管大臣,明擺著將責任甩給了自己;喪師失地和離職潛逃,那可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罪名。

  帝國畢竟不是克洛維,貴族…尤其是有權有勢的豪門只要為皇帝盡到了義務,哪怕失敗了,皇帝也是無權追責的,頂多剝奪職務;但要是敢拒絕,皇帝就能有充分的理由收拾他心目中的叛徒。

  考慮到這極有可能就是皇帝為自己準備的陷阱,方便他合情合理的收拾在瀚土慘敗的自己;哪怕明知道形勢危急,伯納德還是不得不忍辱負重的承擔起這份責任。

  可儘管殖民地總管大臣自覺受盡了委屈,但在揚帆城議會和平叛大軍眼中,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對待殖民地,這位總督大人不僅沒有削減稅收,甚至因為多個殖民地接連叛亂,為了保證軍隊給養和給本土上繳的部分,增加了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導致剛剛經歷過獸奴暴動和自由派清洗的揚帆城雪上加霜,財富大幅度的縮水。

  況且原本自由派和忠誠派的分水嶺就不是那麼清晰,為了增加鎮壓和清洗的效率,各種冤假錯案,行賄受賄當然是少不了的;加上執行方是軍隊,下令的人是總管大臣本人,倖存的“忠誠派”當然也不會有多少感激可言。

  在軍隊方面,他伯納德·莫爾威斯原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只是因為身份足夠尊貴加上前指揮官慘死,才讓軍隊不得不服從他的命令。

  拿到指揮權的伯納德也沒有給軍隊,尤其是軍官們多少實惠,讓不少原本指望靠平叛實現“財務自由”的軍官們頗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