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一百章 攻克長湖鎮

  同時無論河道還是湖泊,對這種城市都是十分關鍵的交通要道;通常敵人只要越過水麵就能進入城區中心和主要幹道,再也無險可守,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這種城市應對襲擊的通常方式除了在河邊修建護牆,還要在對岸建造一座堡壘用來吸引火力,同時摧毀所有橋樑,阻止敵人任何試圖渡河的企圖,最後利用河道優勢調配補給,讓有限的兵力在各個防守要點快速機動,並且向外求援。

  對坐擁充足兵力和大量軍火的長湖鎮,這些只要能完成最基本的部分,在輕裝推進而缺乏後勤的風暴師面前堅持十到二十天,完全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他們真的做不到。

  首先因為《白鯨港好人報》的誤導,令負責軍事的民兵團長認定了克洛維人不會從海岸線入侵,因此對岸要塞什麼的當然也就不可能存在。

  而意識到“事情起了變化”,急忙拽上民兵團長返回城市的長湖鎮議長奧朗德,趕回議會收到的第一個消息,是越有近五千名士兵正從白鯨港邊境而言,並且攜有火炮和騎兵……

  順理成章的,兩人就把法比安的部隊當成了克洛維主力,認為一向以陸軍為傲的科羅威人果然是幫旱鴨子,只知道從陸地進攻。

  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或者說為了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些,長湖鎮果斷選擇了出城作戰,主力軍駐紮在城郊軍營,準備迎戰白鯨港入侵者。

  這座設立在通往長湖鎮必經之路上的軍營,本就是為了提防萬一而建造的小型要塞,擁有完備的防禦設施;曾經還是長湖鎮最重要的稅卡,被白鯨港的商隊深惡痛絕。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也就不會拆除河上的橋樑——畢竟堅固並且能供大量人員與馬車通行的橋,造價絕對不菲,拆毀和重建都是筆巨大的開支。

  於是當城門在六磅和十二磅實心彈中轟然傾塌,高聲吶喊的衛兵連衝過大橋的那一刻,長湖鎮的陷落就已經是註定的事情了。

  “讓先頭部隊先維持住街頭秩序,儘快鎮壓騷亂,先不要攻佔市議會和倉庫。”

  舉著單筒望遠鏡,陣地上的安森眺望著正在燃燒的長湖鎮,姿態無比的悠閒:“殖民地那些議員們要逃就讓他們逃,不用進行任何阻攔——反正除了白鯨港和紅手灣,他們也根本無處可去。”

  雖然被威廉·塞西爾言中了一點點“小插曲”,導致進攻足足晚了一天時間,但整個計劃還是順利實現了——不過動員了風暴師外加白鯨港民兵和一支艦隊,就為了攻克一個小小的殖民地,似乎也不是什麼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卡爾緩緩的扭過投來,一聲不吭的盯著安森,詭異的眼神幾乎是把“你又在打什麼壞主意”寫在了臉上。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安森十分自然的笑了笑:

  “只是我們還要拉攏長湖鎮加入到反抗帝國的陣營裡,那就不能把他們給逼得太狠了——適當的威懾和懲罰當然是必要的,但也得保留一部分元氣;否則如果長湖鎮折損得太慘,容易讓沒受多少打擊的紅手灣產生‘我對白鯨很重要’的錯覺。”

  “為我們大家所有人著想,還是避免這種誤會發生比較好。”

  而且萬一長湖鎮真的衰落到極致,以至於決定併入紅手灣,更是會讓這個好夥伴產生某種不臣之心,覺得自己在這個同盟中可以和白鯨港一樣平等;多一個不強不弱的長湖鎮,可以讓它保持清醒。

  ……………

  長湖鎮,市議會。

  沉悶的轟鳴聲接二連三的震盪著磚石結構的牆壁,時不時會有燒焦了的房梁和磚石從被炮彈砸爛了屋頂掉落,在火光籠罩的大廳內掀起嗆人的煙塵。

  鬍鬚花白的奧朗德議長平靜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彷彿對外面的熊熊大火和炮聲毫不在意,垂落的目光死死盯著面前一張白紙黑字的文件。

  《白鯨港—長湖鎮平等友好互惠協定》:

  【1,交還所有侵吞紅手灣土地和人員財產,支付白鯨港戰爭期間所付軍費,解除武裝向白鯨港交出一切軍火,並就開戰挑釁一事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