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五十七章 南下的道路

  在軍事協議上簽字的安森,只是暫時作為圖恩—克洛維聯軍的統帥…這樣解釋勉強能說得通,而且也不是沒有先例。

  “然後您猜猜看,這五千名圖恩士兵的直屬統帥是誰?”

  萊昂·弗朗索瓦一臉興奮的對安森笑道。

  答案不言而喻。

  有了克洛德·弗朗索瓦大公的全力支持,得到充足資金和人力的“白塔城項目”正式落地,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建設中。

  倉庫拔地而起,原本就存在的道路被重修和拓寬——布蘭德家族和伊瑟爾精靈在白塔城經營百年,各種基礎建設本身就已經十分完善,風暴是要做的僅僅將這些徹底利用起來,重修其中破損和老舊的部分…否則五萬金幣絕對打不住。

  整個項目中耗費最大的部分,就是在原本道路基礎上,再打通白塔城至鷹角城一線的道路;只要順利建成,補給線的運轉速度至少能縮短一天——因為不用繞道先去一趟金石城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安森的保證,克洛德·弗朗索瓦絕對不敢修這條路;白塔城是圖恩最靠南方的領土,一旦擁有和鷹角城直連的道路,就意味著克洛維大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接進攻圖恩腹地,兩天之內就能將金石城變成一座孤城。

  在安森的計劃中,白塔城與其說是軍事要塞,更接近於大型物流中心和補給站,承擔轉運,儲存,為前沿軍隊提供穩定後勤等職能,和一個可以隨時供部隊休整補員的大後方。

  目前自己對七城同盟所有的情報和信息,全部都來自小書記官整理的簡單資料,一份聖徒歷八十八年的地圖,以及克洛德·弗朗索瓦告訴自己的這些。

  更直白的說,就是自己對七城同盟的真正局勢,完全不瞭解。

  在這種情況下,冒然出兵是找死行為——之前為了攻下鷹角城冒險,主要因為那是陸軍的命令,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且越晚拿下對自己乃至南部軍團就越不利。

  現在最大的麻煩已經解決,整個克洛維的目光焦點都落在正在東進的路德維希·弗朗茨身上,對自己和風暴師基本處於無視狀態。

  換句話說,只要圖恩還在並且沒有反水進攻鷹角城,風暴師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既然沒有了任務壓力,那當然是準備的越充分越好——蒐集情報,建立後勤組織,策劃接下來的戰略部署…這都需要時間。

  剛好奧古斯特軍工廠對圖恩的第一筆軍火貿易已經完成,根據安森和克洛德·弗朗索瓦第一階段的協議,圖恩大公國用五萬金幣買下了第一批的兩萬支步槍,並且是全額付款。

  哪怕讓圖恩大公拿到了百分之十的折扣,安森還是靠代購淨賺一萬金幣,是他這個陸軍上校差不多十五年的津貼加工資。

  而且這些還是沒成本沒風險的純利潤,軍火生意果然是世界上最暴利的行業。

  這還只是前裝步槍,之後還有射速更快的後裝步槍要不要呢;買完了步槍是不是要配火炮?野戰六磅炮和十二磅步兵炮,二十四磅的加農炮和榴彈炮,四十八磅臼炮要不要?買了火炮總不能不配彈藥車和輜重車吧?買了車還有戰馬…呃,這個好像屬於帝國的拳頭產品……

  但現在圖恩已經和克洛維結盟,加上七城同盟動盪,就算想從帝國進口戰馬也不可能了——還是要走克洛維的貿易線。

  克洛德·弗朗索瓦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如果所有武器裝備全靠進口,即便是以圖恩的富庶,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戰爭這頭吞金獸徹底蠶食殆盡。

  弗朗索瓦家族會對盧恩家族欠下多少年也還不清的債務,屆時克洛維必將以此為跳板,對圖恩乃至七城同盟滲透。

  於是在對白塔城的建設規劃中,甚至包括了修理武器的工坊和火藥廠,並對奧古斯特軍工廠的代表埃裡希提出了引進生產線的請求。

  對此不敢直接拒絕大客戶的埃裡希,轉而寫信向安森表達了他的顧慮——克洛維王國能夠接受武器出口,但對生產線管控就很嚴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