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巴赫 作品

第二十八章 最大的問題

  “另外雖然從士兵到軍官無一例外都是伊瑟爾精靈貴族,或者至少有貴族血統的精靈;但是這隻軍團真正的指揮核心,是以統帥路易·貝爾納為首,一個由四十五名帝國騎士組成的參謀團。”

  “因此雖然看上去對方是伊瑟爾精靈的軍隊,但實際上我們是在和一支兵力達到四萬規模,並且裝備精良的帝國大軍交鋒!”

  “最遲四天後,最快明天…他們的前鋒就會出現在鷹角城外。”

  話音落下,整個營帳內死一般的安靜。

  很顯然,這並不是個好消息。

  南部軍團的前身是雷鳴堡第一徵召軍,也就是路德維希從克洛維南線戰場上帶回來的軍隊,以眼下克洛維和帝國間的攻守態勢,還有彼此的勝負……

  在場的軍官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帝國軍隊暴打過,或者至少是吃過虧的。

  而現在有人告訴他們,一支戰鬥力和帝國相仿,並且由一群帝國騎士指揮,兵力還是他們四倍的大軍馬上就要過來了…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坐在最前排的路德維希緩緩揚起目光,冰冷的視線從一張又一張臉上掃過,讓本就緊張的軍官們一個個膽戰心驚。

  在這片異樣的死寂中,視線停在了安森的臉上:

  “那你有什麼計劃,安森·巴赫副司令?”

  路德維希沉聲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問。

  我是讓你來出主意,不是嚇唬他們的——這幫徵召兵團的軍官什麼德行,你還不知道嗎?!

  安森當然知道,心領神會的微微頷首:

  “雖然敵人看似強大,但實際上同樣問題重重,否則就不至於被羅曼中校以三千兵力,硬生生拖住四天了。”

  “首先,鷹角城地處丘陵與山林之間,地形崎嶇;不要說四萬,就是一萬人的軍隊也很難完全展開,鋪開後必定是個極長且被地形撕扯的四分五裂的縱隊,很難在戰鬥中真正做到彼此呼應。”

  “其次,既然敵人接受的是全套帝國的軍制,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軍隊,尤其是步兵的戰術模式,行軍速度以及戰略部署方面,也是和帝國同樣的僵硬遲緩。”

  “總而言之,完全無法和克洛維優秀的士兵們相提並論!”

  這番話一說,在場諸位“克洛維優秀的軍官們”紛紛露出了自得的笑容,直至路德維希的輕咳聲響起。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應該利用我們的優勢——鷹角城的地形和更懂得靈活作戰的士兵——來對抗即將到來的伊瑟爾禁衛軍團。”

  安森繼續說道:“以鷹角城為核心仿照伊瑟爾精靈,控制並在其東面和南面建立眾多炮壘和防禦陣地,封死道路,將敵人拖入對峙狀態。”

  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因為鷹角城本就是圖恩大公國為了對抗北面和東面的威脅建立的,真正的薄弱面只有南側而已。

  “依靠已經建立起來的補給線,我們能從後方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當然,這一點上敵人也一樣。”

  “但敵人擁有四倍於我們的兵力,反過來說他們的後勤壓力也是我們的四倍,但鷹角城這破碎的地形卻不會因為人數而改變,每場戰鬥能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

  “戰鬥時間一場,自然會迎來轉機——因為他們必須儘快奪回鷹角城,否則他們與七城同盟的聯繫就會被切斷,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來自帝國的援助。”

  “之後,就是比拼耐心的瞬間,率先沉不住氣的一方將在最終決戰中處於絕對的劣勢。”

  路易·貝爾納肯定希望速戰速決,那麼就絕對不能給他這種機會,把他的四萬大軍死死拖在鷹角城下,讓他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憑安森對路易·貝爾納的瞭解,想讓他先沉不住氣簡直不要太輕鬆——這位天真的帝國騎士真的太容易上鉤了。

  比如之前信中透露的“一萬大軍”,“六十門大炮”…就是催他趕緊進攻的;他越著急,準備就越不充分,就越會急著發起總攻。

  然後碰個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