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笨笨熊熊 作品

第九十七章 對話

“大將軍別來無恙”?巴牛命隨從獻上禮物,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兒,滿面含笑的說道。
“如此情形,實難說無恙”。盛世源苦笑了一下,滿面含羞的說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大將軍又何必太在意?想你我昔日在濟北王座上,論及軍事,意氣風發,各勝擅場,真可謂一時瑜亮,當世之雄豪。今日一朝失利,如何就隳墮銳氣,不做他日之想”?
盛世源極知此言不過是客套話,也只能借坡下驢,尷尬一笑,說道:“往日無非紙上談兵,怎麼做得數兒?今日大將軍不負當日之言,而某已預作山中之鬼物,不可同日而語了”。
巴牛原是勸降來的,現在見時機成熟,即刻說道:“將軍此言差矣,黎某正欲與將軍協力同心,共建大義,將軍如何做此不吉之言”?
盛世源是心裡有了主意才請他進帳,見說道這裡,心裡已經是喜出望外,但面子上還是有些過不去,少不得要推辭一番:“大將軍此言差矣,你我往日雖是朋友,但現在各為其主,盛某人智不如人,有死而已,願大將軍勿復多言”。
“人生而知者,禮義廉恥。凡義之所在,生死以之,何必分康樂人,東鐸人?楚雨蕁殘暴不仁,先侵略鳴沙山,繼而滅之。又侵略東鐸,又滅之。凡經事七年,滅國二,殺人無算。雖桀紂何以過之?桀以不道,天下叛之。紂以不道,親戚叛之。微子、箕子,皆至親骨肉,所以棄暗投明者,以好義無窮,而不可以虛言費耳。將軍親不過微子、箕子,而楚雨蕁暴於帝辛。將軍如何不能捨彼就此?且將軍以十萬之眾離康樂,誤入絕地,不戰而失者,十之七八,欲以此而歸,誰能容得將軍?與其枉死,何如學管夷吾,屈小節,就大義,成就一番功業,也不枉將軍之大才”?
“我雖有意,眾將亦未必肯從,且東鐸人因我王之故,多怨恨康樂人,若不相容,悔之何及?彼時空遺天下人笑,何如就此了斷,也不負家國之重託了”。
巴牛見他答應,大喜過望,隨即說道:“大將軍若唱此義,何人敢不從?至於怨恨之事,雖難保沒有,但亦不全然。將軍若肯同來,則現在之軍隊,仍由將軍統領,將校更無變更,將軍尚有何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