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三十七章,西藏也是華夏的


江強和王亞樵還有一個營的士兵,坐飛機親往迪拜,另外還有一個團還一百多倆卡車帶著貨物前往新疆的迪拜,沒有倆個小時江強和王亞樵已經來到了迪拜。這是這個時候。金樹仁和迪拜的官員都在機場迎接,新疆古稱西域,西域一詞特指新疆地域範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統治時期。
清軍入關以前,它所統轄的疆域僅限於中國東北地區。入關後,它迅速統一了中國大部。但在個別地區,它的統治也是經過了多年反覆之後才最終確立的。清朝前期的幾代皇帝,都視統一全中國為己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國的控制區域不斷擴大和鞏固。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時,清政府的政令終於可以施行於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乾隆皇帝將最後由自己所確立的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為新疆。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之後,將古稱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也稱為新疆。新疆這個名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繼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於是以新疆為省名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即新疆自古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但因為是從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復的失地,故以新疆定為省名,有“故土新歸”之意。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資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區已有人類活動。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諸如哈密的三道嶺、七角井、吐魯番盆地的阿斯塔那、烏魯木齊縣的柴窩堡,以及木壘、奇台、伊犁、庫車、巴楚、且末、于闐、皮山等地都已出現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蹟,其石器形制、打刻技術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紋與中國甘肅、內蒙、寧夏等地相近。新疆出土距今3000年前的彩陶三角形紋、渦紋、弦紋的繪製和諸如陶豆一類器形,說明甘肅和內地彩陶藝術已影響到新疆彩陶文化藝術的發展。同樣也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始設置地方政府機構。所以,自漢代起,西域便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至西漢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會經濟已有很大發展。
西漢王朝征服西域之大業是從討伐匈奴開始的。匈奴是秦漢之際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遊牧民族,初弱,後強盛。漢朝對北方地區,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結束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諸遊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面,為後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
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繫,共同對付匈奴。漢武帝又命李廣利於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兩伐大宛(在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使西域的許多城國相繼臣服於漢。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費爾干納),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屯田,並置使者校尉統領之。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昌盛的時期。隋朝從突厥人手中奪取了西域東部,又滅吐谷渾,把行政區擴大到今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興海縣東一帶。大業五年,隋煬帝巡幸河西,高昌王麴伯雅等27國首領使者,到張掖覲見,盛況空前。大業六年,設立鄯善(今若羌)、且末、伊吾三郡,在伊吾城之東北設柔遠鎮。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佔領高昌,於該地置西州,又於可汗浮圖城(今吉木薩爾)設庭州;同年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後遷至庫車,改置為安西大都護府。統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轄境相當今新疆及哈薩克族東部、吉爾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顯慶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這期間,是武則天為皇后輔佐唐高宗到垂簾聽政階段。在之後的二十年間,唐軍發動了對西突厥的一系列遠征,唐高宗發大軍分南北兩道進攻西突厥,一舉滅掉了西突厥,在657年西突厥徹底投降,西突厥領土全部為唐所有。顯慶、龍朔年間(661~663年),唐軍平定西突厥,轄區擴大至今阿爾泰山西至鹹海及蔥嶺的東西各部直至阿姆河兩岸城的諸城邦國包括今新疆大部分。670年安西四鎮被吐蕃攻佔,693年武周再次佔領。唐朝咸亨元年(670年),安西都護府治所移至碎葉城。8世紀中葉安史之亂髮生時,吐蕃再次在之後的三十年內逐步控制了天山山脈南部的和河西走廊的廣大地區,甚至在763年洗劫了唐朝京城長安。同時,回鶻人控制漠北漠南甚至到中亞的廣大地區,包括新疆北部。9世紀中葉後,吐蕃和回鶻都衰落下來,這一地區進入混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