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妖嬈 作品

第77章 七十七章


 虞瀅搖了頭:“這是甜酸豬蹄。”


 飯桌上一大盆豬腳和一條魚,還有一個素菜,完全夠他們一家七口吃的了。


 豬腳是大家的最愛,酸甜適中,軟爛香滑,一點都不膩。


 兩小隻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嚷著撐得難受,虞瀅只能給他們的腹部輕緩按摩一下,讓他們消化。


 按摩完之後,再與他們出去走了一圈。


 回來時,天色已經昏暗了下來。


 堂屋點上油燈,一家子坐在堂屋中,虞瀅與大嫂把在郡治買回來的東西拿了出來。


 每個人都有份。


 羅氏是一塊布。


 伏危的則是二十張紙和兩支筆。


 虞瀅與他說道:“玉縣的紙五文一張,郡治只需要三文一張,我想你總該是要用到的,就一下子買了二十張,就是郡治的筆也比玉縣的好,而且還便宜,你舊的筆已經散開了,我也給你買了兩支。”


 伏安伏寧一直等著自己的禮物,一臉期待的望著小嬸。


 虞瀅望向他們眼巴巴的眼神,笑道:“自然忘不了你們的。”


 說著,她從包裹中拿出另外一支筆和五張紙:“這是伏安的。”


 伏安愣了一下,驚道:“真給我的?不是給小叔的?!”


 “你小叔有了,這就是給你的。”


 伏安又驚又喜的接過。


 他之前一直不敢碰小叔的筆墨,只能在地上習字——雖然現在也捨不得用,但也不影響他高興。


 最後是小伏寧的禮物。


 虞瀅看向大嫂,與伏寧說:“你的禮物,你阿孃給你買的。”


 伏寧聞言,轉身看向阿孃。


 溫杏拿出了藏在身後的小布偶。


 看到小布偶,伏寧的眼神瞬間亮了,噠噠噠的朝著阿孃跑過去,接過布偶。


 她抱住了布偶,抬起頭,咧開嘴角朝著母親軟糯糯的道:“謝、謝阿孃。”


 溫杏不由自主露出了溫柔的笑意。


 唐屋中柔晃的光亮灑在了每個人喜笑顏開的笑臉上。


 分完了禮物,伏危把虞瀅喊進屋中,道:“大人已然準備推行開墾坡地種大豆和藥材一事。”


 虞瀅聞言,道:“那我豈不是可以租田地了?”


 伏危點了頭:“便是銀錢不夠,衙門也會寬限一年,來年再收租金。”


 虞瀅道:“再租十畝不用交糧食只要繳銀子的坡田,我也還是夠銀錢的。”


 租田和請人忙活,虞瀅都預留了銀子,雖不多,但剛夠。


 說了這事,虞瀅想起了大嫂的事情,便也與伏危提起。


 再而道:“你看一下,能不能查到大嫂的大伯母一家現在所在。”


 伏危不知大兄大嫂竟有這麼一出,幾分詫異後點了頭:“我明日上值便去查一查,像他們這種情況的,應是比較好查的,待查到下落後……”他停頓了一下,看向她,問:“你想如何?”


 素來溫和的虞瀅難得露出了憤忿之色,說:“大嫂去了三年,受了那麼多的苦,不把他們剝削一層皮,說不過去。”


 伏危見到她鮮少露出這樣的表情,不禁一笑,說:“成,我與你一塊,剝去他們一層皮。”


 虞瀅眨了眨眼,隨而更正:“是剝削,就銀錢上的剝削。”


 伏危微微搖頭:“他們這種行為是犯了律法的,況且先前的知縣也是因貪汙受賄被削去的官職,他們不挨一頓板子說不過去。”


 虞瀅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喜意:“如此最好不過,大嫂知道後,肯定會高興的。”


 說到這,她說:“我現在就與大嫂說去。”


 伏危見她笑容粲然的轉身離去,也笑了。


 這一趟郡治之行,他能感覺的出來她與大嫂之間的關係好似親近了許多,沒有之前那麼多的客套,儼然從妯娌變成了知心密友。


 不知不覺,夜色漸深,因只有兩間屋子,所以伏危只得與伏震父子擠一擠,而四個女眷則是在另一屋打橫著睡,床不夠寬就在旁邊多加了兩張長竹凳。


 湊合了一晚後,第二日就虞瀅就與大兄他們回了陵水村。


 回到陵水村,虞瀅休息一會過後就去查看藥田的情況。


 藥田被何叔他們家照看得很好,就是請來的兩個人也沒有偷懶,幾乎沒有什麼雜草,草藥也長大了不少。


 從藥田回來,虞瀅便開始大概算了這一趟郡治的花銷和攤子的盈利。


 全部持平後,最後還多了二百文。


 虞瀅一文也沒要,全給了大兄大嫂:“你們陪著我忙活來忙活去的,一句怨言都沒有,我心裡是感激的。”


 她把兩份錢推到大兄大嫂面前,說:“這是我先前說好的誤工費,等之後宋家三兄回來,扣除他所得後的盈利,會把先前說好的一成利分給大兄大嫂。”


 伏震聞言,皺眉道:“我與杏娘又沒出什麼力,哪裡敢多要,我們兩人只要一成利就好。”


 虞瀅與他們道:“一人一成,畢竟我只是配了藥材,而熬油脂,搗藥材和煮麵脂,還有那些個雜貨都是大兄大嫂做的多,自然是要的。”


 說到最後,虞瀅索性給他們算了帳:“就是給了宋家三兄四文和六文,還有大兄大嫂的一成後,我也還是賺大頭呢。”


 面脂自然是一直要做的,量多的時候她自己一個人肯定是做不過來的,所以大兄大嫂這分成是必須要的。


 再說了,就以十罐貴的面脂來說,簡單的扣除租金和宋三郎的提成等,最低的利潤還是有一百六、七十文的。


 分給大兄大嫂各十七文,她也還有一百三十幾文呢。


 而且就他們在郡治擺攤的那幾日來看,這一個月下來,最少都能賣出一百罐左右。


 這利潤自然不用多言。


 虞瀅簡單的給大兄大嫂算過這筆帳後,他們這才接受。


 最後兩百文,夫妻二人又還了一百五十文回來。


 他們受弟婦的恩惠已經夠多了,不能一直欠著銀錢,所以每時每刻都想著早點把贖身的銀錢還給弟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