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ISRZ 作品

第四十六章 蛇

 “地獄嗎?”

 唐昊想到了英語中的hell。

 這是取自古英語的“hel”或“helle”,在公元725年被代指為“死者的冥界”,是盎格魯—撒克遜異教時代的產物。“hel”這個詞誕生於北歐神話,是一位掌管亡靈的女神。在詩人proseedda的《gylfaginning》一書中,這位女神被描述成“擁有半藍色和半肉色身體且總是鬱鬱寡歡的形象”,但在古日耳曼語中,原始的意思則是“隱蔽的地方,冥府”。

 古埃及文明中,隨著埃及人對冥王歐西里斯的崇拜興起,道德成為了決定一個人嘶吼狀態的主導原因。通常,在一個人去世後,他\/她會面臨著四十二位神聖法官的審判。如果按照“真相和正確”女神的誡命過日子,那麼這個人就會受到天堂的邀請。相反,就會被交給阿米特,扔到火湖裡。埃及神話中認為心臟是儲存靈魂的容器,所以製作木乃伊時,都會故意保留心臟,好讓靈魂得以昇天。

 在蘇美爾文明中,地獄代表著荒涼的領域,被稱為“kur”,由冥界女神埃列什基伽勒統治。與其他文明不同,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認為所有的靈魂都會去同一個來世,並且一個人一生中的任何舉動都不會影響這個人在未來世界中的待遇。

 *華文明中,認為地獄分為兩類,一個是魂歸投胎的地方,一個是懲罰輪迴的地方,人死後,需經過審判,作惡之人就會下更深層的地獄,亦是十八層地獄的通由。

 猶太教的《但以理書》中,有“許多睡在塵土中的人必醒著,有的要永生,有的要恥辱和鄙視”。根據猶太教義,地獄並不完全是實體的,相反,它可以與非常強烈的恥辱感相提並論,人們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羞恥,這構成了彌補不良行為的意識。當一個人偏離了上帝的旨意時,他\/她就會立刻出現在煉獄。據說反悔的門總是開著的,因此人們隨時可以將自己的意志與上帝的保持一致。

 基督徒則相信,死者的靈魂要麼安息,要麼在逝後受到折磨直到復活為止,他們認為地獄的主要懲罰是與上帝的永恆分離。《聖經》呈現的地獄形象,為的是顯示沒有上帝的生活會多麼沮喪和空虛,地獄不是一個地方,而是指示一種狀態,是因自由而明確地與上帝分離的東西。

 但丁·阿利吉耶裡的《神曲》這樣描述:地獄是一個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城,地獄從上到下逐漸縮小,越向下所控制的靈魂罪惡也就越深重,直到地心,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頂端,他們從魔王的尾巴爬過地心,另一面是煉獄。煉獄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對的地球另一面海中,靈魂在這裡懺悔滌罪,山分七層象徵著七大罪,每上升一層就會消除一種罪過,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