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 作品

第244章 大和的早期改造

    大和作為戰列艦,總體設計上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是歷史上實際建成的最強戰列艦,擁有實際列裝使用的最強艦炮。

    她的艦體設計也是非常優秀的,使用了相對合理的早期球鼻首,擁有非常優秀的迴旋半徑。

    用十五萬馬力的動力系統,推動七萬噸的艦體,獲得了27節的相對較高的航速。

    她可以說是日系軍艦設計的集大成之作,是非常優秀的穩定的海上炮擊平臺。

    當然,她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主要是設計理念可以通過學習迅速提升,但是製作工藝水平卻只能依賴於長期的積累。

    作為後發的工業國家,日系的工業基礎相比歐美而言,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缺陷。

    日系是在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到了日俄戰爭的時代,才有能力自行建造大型主力艦。

    大型主力艦的設備之中,對於工業基礎依賴性最大的,就是大型艦船的動力系統,包括鍋爐、輪機、傳動軸、齒輪組。

    美系被北卡羅來納級之前,都搞不定大功率的傳動軸和齒輪組,才不得不長期使用電傳動。

    二戰時代的日系的軍艦的鍋爐和輪機,一直都是技術相對薄弱的環節。

    翔鶴和島風的動力系統雖然性能好,但是穩定性不是很好,有點類似於超頻產品。

    大和的最終建造方案,是採取了相對保守的方案,而這個保守的傾向貫穿了整個方案的方方面面,包括非常重要的動力系統。

    大和的鍋爐,蒸汽溫度325度,蒸汽壓力25公斤每平方釐米。

    在日系大艦裡面,只有試圖量產的蒼龍比她低,小船裡面的陽炎都比她高一截。

    翔鶴的鍋爐蒸汽溫度是360度(陽炎350),蒸汽壓力30公斤每平方釐米。

    日系鍋爐水平最高的是島風,蒸汽溫度400度,蒸汽壓力40公斤每平方釐米。

    作為對比,美系的弗萊徹,蒸汽溫度454度,蒸汽壓力43公斤每平方里釐米。

    島風就造了一艘,就因為成本控制不住,而沒有投入量產,宛如手工打造的奢侈品。

    弗萊徹卻是產量高達175艘的量產貨,後續還有70艘弗萊徹改進版的艾倫薩姆納級,105艘基林級。

    日系艦隊中,不同規模的軍艦,不同尺寸的軍艦,可能有不同標準的動力系統。

    而美系的產品則基本都是量產貨,從驅逐艦到戰列艦,技術指標大多都在近似的水平上。

    體系不完善,標準不規範,產品質量不穩定,也是日系的典型特徵,這是工業化不徹底,不夠全面的典型特徵。

    我們的現代產品,雖然規範化和工業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日系產品,基本實現了標準化和規範化。

    但是我們現在同歐美的主要差距,卻和大和當時跟歐美的差距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