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220章 計劃變更

    雖然在人的思維邏輯上沒有直接相關,但是結構上讓“牛”被調用時會牽連到“蟲”。

    這是一種說法,一種堯言也不確定其真實性的說法。

    在未確認真實性的情況下,它也可以是一種謠言。

    然而,這種話,有多少人在他沒有強調真假的時候會抱有警惕呢?

    怕是第一時間無法確定,又懶得去查,沒有去查的動力。

    即使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信息被分割放進記憶區間裡。

    在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情況下如果被調用出來,會認為是自己想出來,又或者是在哪個權威來源那裡獲得的。

    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相信和傳播了這些不確定的內容。

    如果是真實的,那還好說,但如果是假的,那麼恭喜你,成為了謠言的傳播者甚至是製造者。

    畢竟......一些內容切割掉一部分,就會從真實變為虛假。

    但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個時候反而不是這些內容是否虛假了。

    而是他們已經相信了這些內容。

    魔人認為什麼要素的權重大?

    魔人會和他一樣對“女王”進行高度防備嗎?

    魔人會和他有一致的思考判斷流程嗎?

    想一想都能夠粗略地明白不可能。

    某些想法,是需要訓練的,是需要提醒的。

    堯言之前判斷認為女王是因為重要性而成為女王,然後順利成章地做出了“推論”——

    女王如果做出了什麼違背魔人社會利益的判斷,那麼就會被魔人們毫不猶豫地肢解和破壞。

    但......

    這實際上是堯言把自己的價值觀判斷結果投射到了“女王並非不可或缺”的觀察結果上,形成的推測。

    然而,魔人真的有防備警惕女王嗎?

    又或者說,魔人防備警惕女王,就一定要選擇“與女王宮殿區隔開”這個選項嗎?

    人類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預設答案投射到自己所思考的對象上。

    他也一樣。

    這是一種邏輯上的思維定式。

    一種因為印刻在邏輯結構上的定式,如果不改變思維邏輯結構,就只能通過在外部增加一個“警報器”。

    在自己產生類似行為的時候,用這個警報器警醒自己,然後通過負反饋來進行壓制。

    這是一種“結構缺陷”,只能夠通過改變思維結構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