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巨頭 作品

第166章 死亡與食人者

    這個時候,弗蘭斯科和堯言聽到了蠍人的聲音:

    “就按照順序好了,逆時針,現在的我站在十二點鐘的方向,也就是頭的位置,其他人從腳的位置排成逆時針,把現在的我也包在裡面,就像是人蛇的尾巴一樣。”

    這句話落下的那一刻,堯言和弗蘭斯科,視線齊齊轉向了最後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上,是個以腰部為分界線,上人下蛇的類人生物,有著一頭灰黑色的長髮,雙眼空洞無神地盯著鏡頭的方向。

    弗蘭斯科不由得看了堯言一眼,在旁邊地面坐下,雙翼撐著牆體,然後將畫板上的掛繩套在了脖子上,立刻開始構圖草稿。

    堯言也走到了屍體邊上,作為拾骨者,原主的工作就是負責撿拾屍體的破片,讓屍體儘量顯得完整,還有就是在天葬結束之後,將屍體骸骨收斂。

    和入殮師的工作有一部分重合,不過,在天葬殯儀館這個一個人當兩個用的小地方,原主實際上也承擔著入殮師的工作。

    在堯言來到屍體旁邊,進行第二遍屍體完整檢查的時候,他聽到了後方傳來的聲音。

    “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鴉人一直與各種死者相伴,是嗎?死亡,到底是什麼?”

    與原主印象中鷹身女妖充滿誘惑感的聲音不同,並不美妙的蟲鳴音湧入了他的耳中。

    對方為什麼要問這個,堯言並不是很在意,他只是一邊擺弄屍體,讓她形成一個好看的姿勢,但他也隨口回應了幾句:

    “最為普遍的,關於死亡的判定,有三類。”

    “第一類,就是肉體上的消亡。”

    “第二類,則是精神意識上的消亡。”

    “第三類,則是社會認知上的消亡。”

    這三類死亡判定,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了。

    但是,對於這三種死亡判定,堯言本身又有著一些想法。

    他右手爪撐著喙下,左手爪將鷹身女妖翼手上的部分羽毛攏到腹部的位置,形成小對稱,同時,繼續道:

    “關於精神意識,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在具備意識的時候,人類就已經死過了一次。”

    “動物性,依靠本能行動、依靠生理性反饋機制活動的動物性本能,在對自我,在意識認知產生的時候,就已經死了一次。”

    “自我意識,用藝術家們喜歡的例子來說,就是意識產生,身體的一個副人格,而這個副人格,消滅了主人格,是侵佔了軀體,並不是原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