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柴爐 作品

第六百一十六章這小傢伙有點意思

    大宛王充其量嗤笑一聲,懶得搭理對方。

    但是,大秦的名將,那是真的名將。

    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

    華夏一統不過區區二十年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是有據可查的。

    根據大宛王的瞭解,始皇帝在一統華夏的過程中。

    秦國軍隊,總共殺了二百萬人。

    其中,無敵名將白起,一個人便獨佔一半。

    在這個過程中,有記載的大型戰爭足足有二百二十多次。

    光是這些戰鬥中,秦國軍隊便殺死一百三十多萬人。

    可以說,大秦的軍隊,都是實打實的用人的血肉喂出來的無敵強軍。

    這些數字,光是想一想,都能夠讓大宛王嚇得不寒而慄。

    與這些戰爭相比,之前秦軍坑殺樓蘭人,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兒科。

    而腳踩累累白骨,登上名將之位的大秦將軍,氣勢會是何等的駭人?

    大宛王不敢想。

    五日前,秦軍先鋒七萬兵馬,在李信的率領之下,大搖大擺的經過樓蘭,朝大宛奔來。

    大秦出兵,消息早已傳得漫天飛舞。

    而統兵的大將們,壓根不屑藏匿行蹤,玩那些虛虛實實的把戲。

    秦軍什麼時候到達本都王國,大宛王相信,本都國王比秦軍自己都要清楚。

    但知道又能怎麼辦?

    這種慢性死亡的感覺,絕對無比煎熬。

    別說本都國王了,即便是大宛王,在得知秦先鋒軍要在大宛整頓三天的消息後,也都坐立難安。

    相比於西域的其他國王,大宛王特別清楚秦人的性格。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

    這是華夏之地自古就有的一句話。

    大宛王心中十分清楚,別看自己和父王平時舔大秦舔得勤快。

    但這些事情,對於大秦來說,其實可有可無,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因為本都王國,若二世陛下一個不爽,讓西域諸國連坐,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所以,大宛王才會戰戰兢兢,下定決心伺候好李信。

    很快,一個士卒飛快從遠處跑來。

    此人來到大宛王面前,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就上氣不接下氣地稟報。

    “王上,秦軍已至城外五里。”

    大宛王連忙打起精神,招呼手下群臣,徒步朝城外走去。

    這種時候,他別說坐馬車了,連騎馬都不敢,深怕給秦軍留下不好的印象。

    大宛王都不大,很快大宛王便率領群臣來到城門外。

    因為大秦軍隊的到來,今日大宛王都全城戒嚴。

    城門口倒是清淨得很,除了守門的兵卒,沒有一個閒人。

    他們到了不就,大宛王便聽到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

    他連忙抬頭望去。

    接著,大宛王便看到了一件讓他一生難忘的場景。

    城門東方,一群漫無邊際的黑加騎兵,彷彿是從漫天的晨曦之中,突然走出一般。

    殷紅的晨曦襯托下,他們身上的黑甲,顯得格外肅穆。

    雖然陣型極長,但給人的感覺卻沒有絲毫的混亂。

    最前面的一排騎兵,手持半丈長戈。

    戈上繫著紅綢,光是這個景象,便讓人感到一陣莫名膽寒。

    這些騎兵步調整齊,不快不慢,朝著這邊穩步而來。

    再走近了,大宛王便能夠看清楚這些秦兵身上的裝備了。

    每個人戰馬兩側,都掛著四個漆黑的陶罐,應該是科學院出品的火藥武器。

    再後面,掛著威力極大的弩弓。

    長戈、短劍、弩弓,任何一樣在西域都是千金難求。

    更不用說珍貴的火藥武器,即便是花錢都搞不到。

    但是對於秦兵來說,這些東西,只是標配的裝備。

    每個人都披著黑色的鎖子甲,盔甲上還帶著面罩遮臉。

    走在最後的重騎兵,甚至戰馬都身披鐵甲,堪稱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樣的軍隊,別說本便有赫赫威名,便是之前名聲不響,一見之下,也會讓他們的敵人感到發自心底的絕望。

    看著眼前的這支秦軍,大宛王又是羨慕,又是感覺到慶幸。

    羨慕的是秦軍裝備,慶幸的則是大宛跪的快,跪的徹底。

    就在大宛王胡思亂想之際,秦軍已經停留在距離城門百步之外。

    一隊騎兵從軍陣中分離出來,驅使戰馬,朝這邊踢踢踏踏的緩緩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