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柴爐 作品

第六百一十五章始皇帝的老年退休生活

    「呵呵。」

    聽到王賁之言,李信不由笑了笑。

    這麼多年,他一直沒與王賁見面,除了王賁韜光養晦以外,還有面子問題。

    說起來,王賁比他大不了幾歲,都是家族中二代將領的翹楚。

    李氏家族在隴西,不比王氏家族在頻陽差多少。

    可惜,王賁有滅三國之功,他李信卻不堪回首。

    如今的頻陽王氏,更是在王賁的帶領下,王離的開拓下,如日中天。

    而反觀李氏家族,從他「隕落」開始,逐漸走向衰敗。

    連一個旁系李轂,都還只是一個裨將。

    嫡系更是無將無才,全靠他現在苦苦支撐。

    大秦封侯歷來都比較小氣,在始皇帝時期,因為大事不斷。

    算上封君、封侯者,全部加起來,有名有姓的,不過是二十九人。

    相對於一統華夏那種曠日持久的國戰,這點數量,根本不夠看。

    可見,大秦的高級爵位有多麼難得。

    而軍功封侯者,又有一些說法。

    王翦的武成侯、王賁的通武侯,最為金貴。

    至於其他的如同九原侯、東陵侯、南陽侯之類,以地名為爵位的,相對來說便差一些。

    即便是關內侯,也因為數量太多,變得不太值錢。

    很不巧,李信的爵位,就是隴西侯。

    正因為如此,所有封侯之中,又以王氏父子地位最為超然。

    徹侯王翦,是始皇帝最早封的武侯之一,僅僅是在當初始皇帝還沒主政,捏著鼻子認下的長信侯嫪壽之後。

    當時,王翦受封武成候。

    後來在一統華夏的過程中,王翦被封為徹侯,一時間風頭無兩。

    他與始皇帝相互扶持,兩人名為君臣,實際上與老友無異。

    王賁同樣戰功彪炳,受封通武侯。

    當初始皇帝東巡,率兵護衛的便是王賁。

    可見王氏父子,在始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其實頻陽王氏,在軍中完全就是一個異類。

    始皇帝在的時候,對王氏父子寵信有加。

    始皇帝退位了,二世趙昆,又是王賁的女婿。

    這種地位,可以說是無法撼動了。

    與兩人相比,其他封君、封侯者,混得就比較悽慘了。

    始皇帝在泰山封禪後,便開始安心發展國內。

    大秦軍侯雖然數量不多,但大多數都銷聲匿跡,名聲不顯。

    始皇帝不是薄情之人,其餘軍侯再怎麼混得差,也不至於混到李信這種地步。

    當初李信攻楚兵敗,備受唾罵。

    那個時候的秦國,已經展露出氣吞天下的氣勢。

    各路戰場,接連告捷,小敗或許有,可李信那樣的大敗,從未有過。

    秦人罵李信年少輕狂,輕敵妄為。

    灰熘熘逃回咸陽後,還是始皇帝親自前往頻陽,向王翦道歉,然後王翦才出面伐楚,收拾了李信丟下的爛攤子。

    這件事情,成為李信心底的一根刺。

    每次午夜夢迴,他都會想到當初戰場上的情景。

    始皇帝念舊,從來沒苛責過他。

    甚至,該給的都給了。

    可李信過不了心中的那一關。

    就算如今已經找回自信,心中那股酸楚感,依舊存在。

    特別是在王賁面前,這種酸楚感,又被再次放大了。

    在另一個時空中,這個剛剛嶄露頭角,便震撼華夏的大秦名將,如流星一般,闇然退場

    。

    無疑成了千古遺憾。

    趙昆曾無數次想過,若在另一個時空中,李信沒有頹廢,光憑項羽、劉邦那些人能否推翻大秦?

    大概率是不能吧。

    要知道,李信出身名門望族。

    他的先祖李宗,是魏國大夫,祖父李崇,是秦國隴西太守,父親李瑤,是南郡太守。

    從他往上數,四代皆是公侯。

    即便是秦滅之後,李信的重孫李廣,也在後世闖出了飛將軍的赫赫聲威。

    從家族底蘊上講,李信的能力,絕不應該是展露出來的這些。

    這次出征,趙昆特讓李信當副帥,也有振興李氏家族的意思。

    畢竟,處在他那個位置,是不可能讓一家獨大的。

    均衡才是帝王之道。

    就算王氏是自己妻族,也一樣如此。

    對趙昆這種想法,王賁是非常支持的。

    樹大招風的道理,他自然清楚。

    見李信在自己面前,有種說不出來的拘束感,王賁不由嘆了口氣。

    這次出征,在他看來,根本毫無難度。

    當初秦國一窮二白,還不是靠著一口志氣,虎吞華夏的?

    如今,大秦兵強馬壯,根本不懼任何勢力,任何國家!

    這些年,王賁雖然沒有領兵作戰,但一直在軍中擔任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