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柴爐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三章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去做

    若是旁人聽到嬴政的發問,或許會一臉震驚。

    始皇帝主動讓位,這本就是驚掉人下巴的事,現在竟問繼任皇帝趙昆,是否怪罪他?

    這是什麼意思?

    莫非其中還有外人不知道的隱情?

    事實也是如此,這句話,只有父子二人才明白其中的含意,但父子二人誰都沒有言明。

    不過,再認真分析一下大秦的局勢,也不難理解嬴政的做法。

    趙昆以前就是一個實幹家,他對於稱呼之類的東西,並不怎麼在意。

    甚至對權力的態度,他一直都覺得,夠用就行。

    皇帝這個至尊之位,在趙昆眼中,其實是屬於一個吉祥物一般的位子。

    論權力,如今他已經行使了監國之權,在大秦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唯一高過他的嬴政,面對他的決策,從來不懂拒絕為何物。

    反而,做皇帝有太多的束縛。

    趙昆還是太子的時候,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但如果他成了皇帝,去一個試試?

    莫說老派帝國重臣,即便是那些跟隨他成長起來的新朝臣子,恐怕都會齊刷刷的表示反對。

    做事情也會變得束手束腳,為推行國政憑空添加了許多障礙。

    可以說,皇帝這個寶座,對於趙昆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嬴政很清楚這一點。

    但有些事,他不得不做。

    站在嬴政的角度想問題,其實也不難理解。

    雖然趙昆在皇子時期,就已經開始對帝國的掌控了,但在嬴政眼中,並不足夠。

    趙昆的眼光、謀略以及手腕,樣樣不俗。

    但因為他所處的位置,註定了他格局不夠。

    很多事情,沒有到那個位置上,絕對不會懂。

    帝王之術,趙昆不缺。

    他唯一欠缺的,便是帝王心境。

    這種東西,說起來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感悟,可對嬴政來說,卻又是真實存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當初嬴政派三十萬人北擊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得瑟。

    可他還是在所有人的不解之中,徵調民夫七十萬人,修築長城。

    北疆地勢險峻,天氣苦寒。

    在那種地方開展工事,完全就是拿命去填。

    十多年下來,數十萬民夫命喪長城。

    但嬴政一直不為所動,每年都會加派人手。

    這件事情,是嬴政在歷史上被人攻奸的主要點之一。

    但是,嬴政有辦法麼?

    他沒有!

    華夏之地,向來講究家國天下。

    身為華夏第一位皇帝,便是華夏之主,也是天下百姓之主。

    沒到嬴政那個位置上,其他人根本理解不了他的想法。

    在那個時候,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都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並不是以大秦的實力,打不過他們。

    而是出於種種原因,根本不可能徹底消滅他們。

    這些蠻族,如同殺之不盡的狼群,只要找到機會,便會衝上來撕咬大秦的一塊血肉。

    長此以往,就算是一頭雄獅,也會被一點一點蠶食。

    嬴政敏銳地注意到了蠻族對華夏之地的威脅。

    所以,他想趁著自己在位的時候,為子孫後代,留下抵禦蠻族的屏障。

    正因為如此,嬴政才會狠下心腸,徵調數十萬民夫,用命去填長城。

    難道他不知道這個命令,會造成什麼後果麼?

    但是,他沒有辦法。

    若非後來趙昆將匈奴徹底覆滅,恐怕長城這項損耗巨大的工程,至今都還在修建著。

    嬴政十分確信,若將趙昆擺在自己當初的位置上,以他現在的心境,多半不會選擇那種做法。

    他硬不起那個心腸。

    是的,他硬不起來。

    這是嬴政從趙昆身上找出的唯一弱點。

    但這個弱點,只有登基之後,他才能慢慢地改正過來。

    因為,說白了,趙昆缺的東西,叫做帝王之威。

    嬴政清楚,趙昆也十分清楚。

    但趙昆一直在裝傻。

    如今被嬴政強硬傳位,趙昆躲無可躲。

    可想而知,以後趙昆遇到讓自己左右為難的事情,絕對會有很多。

    嬴政十分想看看,面對那些事情的時候,趙昆會如何解決?

    在處理政務,引導大秦方面,嬴政自認為已經不如趙昆了。

    甚至,如今的大秦,即便是嬴政這個帝王看來,也有很多一知半解的東西。

    倒不是說嬴政不偉大了,而是時代的侷限性擺在哪裡。

    若讓嬴政去一趟未來世界,他做得肯定比趙昆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