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客南宮恨 作品

第71章 最樸素也最困難以及...突然的變數

    實際上覆雜的架構,自然是可以與‘地獄道.極樂面’進行搭配,可是在辣味上趙扶余已經用上了極為複雜的層次變化。

    那麼在進行配合的時候,在麻味的這一邊,他便需要儘量趨於最為樸素簡單的方式。

    這樣才能形成最刺激,最衝突的味覺對比,以及同時間的味道爆發!

    以藤椒缽缽雞轉化改造而來的這道料理,便是遵循了這樣的一個思路,在趙扶余的手中不斷的完善。

    隨著熬煮的雞湯,逐漸逸散出的味道,趙扶余仔細的分辨了一下空氣裡那讓人呼吸一下,彷彿都能頭腦清涼幾分的味道。

    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大紅袍的味道確實夠濃郁,不過也代表了麻味會稍遜一些。’

    結合了缽缽雞以及另一道菜品‘椒麻雞’的做法,趙扶余提前用白酒浸泡了另一種花椒,也是產自秦嶺的秦嶺花椒。

    這種花椒的香氣弱於大紅袍,但是麻味卻格外的突出一些。

    正好適合在那雞肉熬煮到一半,雞湯的味道出來,鮮味稀釋了頭一批花椒香氣麻味的時候加入。

    不過在此之前,已經熬煮過一段時間的大紅袍花椒也要被撈出來,否則再熬煮下去,就會出現花椒的苦味了。

    這也是增加麻味,卻不會讓湯水裡有多餘雜味的小技巧。

    用漏勺撈起除了整雞外的蔥姜,花椒顆粒,將白酒泡過的秦嶺花椒放入,又再次投入在外炸過,出現微微焦黃顏色的蔥姜。

    這第二次的香料投入,就是為了增加湯汁與雞肉的複合味道,並且將麻味的深度繼續深入。

    可以說,當這第二次香料加入過後,又再次熬煮差不多十五分鐘後,就可以關火燜了。

    製作缽缽雞和椒麻雞的時候,很多時候雞肉會幹柴,沒有水份,就是因為燜這一步被忽略了,或者時間不夠。

    只有燜的時間超過了半個小時,才能讓雞肉內外的溫度平穩降下,並且在湯汁充盈的環境裡,在雞肉裡保留更多的水份。

    這個等待雞肉燜的空隙,就可以來處理‘極樂面’的麵條了。

    那充滿了韌性好像石頭一般的麵糰登場時候,即便是範馬勇次郎也忍不住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