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電過敏 作品

第七十五章 形勢圖

    很簡單,

    飢餓和寒冷。

    在成規模的獸潮誕生之前,死於非人生物襲殺者,一次數十上百就堪稱恐怖,同類爭鬥殘殺,一次死上數百上千,持刀者要麼被當成屠夫被人群起滅之,要麼大家納頭便拜,尊為首腦。

    唯有飢餓寒冷來襲時,收割的人命以萬計,以十萬計,一旦降臨,掙扎的眾生就得成片成片的倒下。

    也恰是這種慘烈的環境,讓所有人都本能的呼喚秩序的到來。

    哪怕是充滿暴戾血腥的秩序,也總比無序更好。

    炎夏東部也成為全炎夏境內率先成規模的誕生出大大小小新興勢力的地方。

    然後是長期的勢力鬥爭,且因為大勢人心,勢力鬥爭也越來越有自己的默契,殺戮基本只在爭權奪勢的幾方進行,即便波及無辜,也最多把其他力量者拖下水,而對底層民眾保持克制,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才是他們的根基,也是爭鬥之所以產生的根源,若是沒了他們,爭鬥的一切都將一文不值。

    當然也有不遵循這遊戲規則的,將殺戮無限制的擴散,可他們全都遭受反噬而速亡,無一例外。

    當這種默契逐漸成為一種誰都不能逾越的潛規則時,東盟這個概念也逐漸從地理概念發展成為一個政治勢力。

    特別是隨著其他區域的勢力也逐漸成型,勢力之間,不僅要面對近鄰的覬覦逼迫,更要時時警惕那些“過江猛龍”的闖入。

    而彼此爭鬥不斷,長期恩怨糾纏的本土勢力們,這時的選擇頗為有趣,他們往往會暫時性的冰釋前嫌,外御欺辱。

    等聯合將過江猛龍逐走甚至幹掉之後,他們又會陷入彷彿無止境的內耗中,對他們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如呼吸般自然的事情。

    而每一次過江強龍入境,東盟作為一個政治勢力就變得越發明顯,從開始的下意識行為,到最後的有意為之。

    漸漸地,東盟在所有人心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

    陷人的泥潭。

    不僅能陷其他人,更能陷他們自己。

    若東盟眾多勢力能如天京基地市二十多家武閥般,全部凝合在一起,真正變成一股力量,那麼,泛炎夏陣營第一這個名頭就該落在東盟頭上,而不是天京基地市。

    可惜,就連東盟內各家勢力自己都不覺得有這個可能。

    “若是除我之外,其他勢力都更弱一些就好了。”

    他們沒把原因歸咎在自己還不夠強,而是大家都太強,可因為周圍都是這種勢均力敵的肌肉疙瘩,發展空間已經限制死,哪怕用盡全力掙扎騰挪,也不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東盟內,很多勢力單獨拎出來,底蘊甚至不輸於天京基地市的蔡閥,其傳承甚至更久。

    所以,他們很自信,若是其他勢力都能如天京基地市其他武閥那般安分,超越天京基地市成為炎夏第一,不過是分分鐘的事。

    可奈何,東盟內有這念頭的勢力佔了絕大多數。

    即便如此,東盟依然是除天京基地市之外的第二。

    扳不倒,卻也站不直那種。

    而姜不苦之所以把首援之地選在東盟,並不是因為東盟特殊,而是其中很多勢力的名字讓他感覺異常親切。

    青洪會。

    野草城。

    復興社。

    長弓武道館。

    ……

    他清晰的記得,他突破紫府境之後第一次進入異日舊影夢境,就變成了青洪會的一名會長,死在了異族的詭計埋伏之下。

    當時的他,用此界的標準衡量,也不過是剛入武道宗師而已,就能成為青洪會的會長,現在想來,那段夢境歷史,應該還在蔡淵成為正式閥主之前,那時的炎夏比現在更加混亂,天京基地市都還沒影,也沒有形成比較穩定的七大勢力。

    天京基地市在泛炎夏陣營的位置本就是中偏北,而東盟原本是炎夏東境沿海一帶,後來隨著世界持續增長兩百多年,迫於其他幾個區域的壓力,他們在緊守自家地盤之於,將發展方向選在了南方和海外新增島嶼。

    這不是他們怵了其他實力,而是值不值得的事,明明有嘴邊的肉不吃,偏要去和其他人搶,這不是有病嗎?

    也正因為這一策略,東盟在整個炎夏陣營的地理位置反而更偏東南一些。

    再次啟程後不久,鄔仁就忽地來到姜不苦近前,道:“姜帥,我感應到之前與你的指示圖都有些偏差,需要重新校正一下。”

    而後,他趕快將最近幾個區域的空間通道位置做了重新確認。

    “在我們前方兩千公里周邊,有四個空間通道,東邊兩千四百公里周邊有三個空間通道,偏北方向近三千公里處也有三個空間通道。

    所以,咱們現在應該稍微調整一下方向,還要再往東偏南一點。”

    他以為姜不苦現在帶領的方向有誤是因為原指示圖偏差所致,於是趕緊補救。

    姜不苦依言稍稍糾正了一下方向,卻不是東偏南,而是更往東偏了一兩度角。

    鄔仁既驚訝更不解,問:“您怎麼走這邊?”

    在他看來,東南方向距離更近,空間通道也最多,怎麼都該是最優選擇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