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電過敏 作品

第一九三章 劍道寶才

    一眾元神境邊吃邊聊,話題很快就超出了張凡引出的話題範圍,他們卻沒有把這話題糾轉回來的意思,而是帶動著數百萬元嬰境的思維跟著一起轉動。

    一位和陳中夏等人同期的元神境道:

    “其實,這種思路在中夏、未晞他們剛開出這條道路的時候還是蠻多的。”

    “不僅是三魂七魄這個問題,我記得當時還討論過人身五行的問題,當時我就參加過一個討論,說我們在鑑別修行資質的時候是否需要引入五行靈根之類的概念,這樣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讓所有人從修行第一天開始,就能得到最恰到好處的培養。”

    “但這個討論最後卻被我們主動放棄了,為什麼呢?

    其實就是考慮到了意念人心對現實的干涉,若是我們確定了下了這個方式,那麼,炎夏的新生兒很可能就會越來越有五行上的偏向和區分,這將迫使我們不得不對五行各支的道路進行深入挖掘。

    甚至,五行靈根概念一旦深入人心,那麼,雷靈根,冰靈根,毒靈根之類亂七八糟的靈根很可能也會出現,而單靈根有了,多靈根怕是也要跟著跳出來,那排列組合就更多了。

    要想為每一種組合匹配出最合適的修行體系,何其難也?!

    這樣一來,我們的道路體系反倒被這些無窮盡的靈根變化給綁架了。

    以我們當時的狀況,怎麼可能有那個精力為每一種變化尋到一條合適的成長道路?

    如此一來,反倒會把許多修行苗子給耽誤掉。

    而這種觀念一旦在修行界,在整個炎夏文明圈形成一種共識,那麼,就連我們這些提出者,也是沒有能力將之抹除的。

    那就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當時也有討論以陰陽四象八卦之類為基作為體系基礎的,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我們主動封鎖了有關這方面的討論。

    定下的基本原則是,不要做過於精細化的設計,那樣是自己給自己套籠頭,能簡就簡,能略就略,情願留出大片空白,也不在上面過分著色;

    比如,我們至今都沒有再鑑別人體屬性上下功夫,功法雖然也有水火寒熱之分,但如何選擇更多是依循個人性格,即便個人對某些領域極為擅長,而在某些方面比較短板,我們也沒有過分深究,就是刻意的要維持住這種‘混沌體質’。

    再一個,當時本就體系初生,一切都是未知,能走向何處,遇到什麼樣的風景,心中都是沒底的。

    可正因為如此,咱們這些開道者就更要戰戰兢兢,大家不能各自亂跑,各走一方,必須將道路約定在一個確切的、統一的方向上。

    因為那時候真的是連一條路都沒有,一旦大家彼此分開,那真就說走散就走散,再也不可能捏合在一起。”

    說到這裡,他看向笑而不語的陳中夏,道:“當時為了確保此點,咱們紫府到金丹這一步可是生生卡了十幾年,在當時也不是沒人抱怨中夏是否過於執著,可隔了一百多年再去看當日的種種,真的要慶幸他當時的堅持,不然,若是在紫府金丹那個階段大家就彼此分道揚鑣,炎夏修行界絕對不可能有今日的成果。”

    他這一席話,說得在場所有人,特別是那四百多萬元嬰境修士,全部都心生肅然之色。

    作為這成果的一部分,他們的感觸也是極深的,他們都心知肚明,自己不是那種能夠開闢一條道路並貫徹走下去的奇才,只能在別人制定的框架上亦步亦趨,要是當日修行體系在紫府金丹境時就分道揚鑣,各走各路,那麼,他們中絕大部分不可能達到如今成就。

    也只有那些元神境的傢伙,有底氣說“不走這條路,我一樣能走到今天”。

    不過,也不可能全部都走到今天,即便再聰明再天資絕頂,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一群人開闢的道路,哪裡敵得過無數人一起蹚出來的大道——這麼多人走過,即便是有大山阻道,一人一腳也能把它給踩成平地。

    聽到這話,就連張凡都心中默然。

    其實就他本心來說,他是更欣賞這種各走各路的方法的,這也是仙古世界的修行特徵,且不說仙修和魔修、妖修有著本質不同,即便是同為仙修,每一個至強者,就代表一個獨一無二的至強傳承。

    還有更多的道路,因為沒有至強者撐腰,但卻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特質與修行標準,被稱為“旁門左道”,若把這些道路統統算上,仙古世界到底有多少條路,沒有人說得清。

    所有心懷大志的修行者,都以獨創一條自己的道路為最高榮耀,至高追求,比如他,就是各種典型代表。

    明明有那個才華,卻偏偏甘願歸附於某條道路之下,那反倒是沒有志氣的表現。

    可因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得材率遠沒有炎夏這麼高。

    感覺金丹境、元嬰境的修行者就像是生產線的產品一樣,他們的誕生數量都可以用數字精確估測出來。

    這才僅兩百多年而已,若是隻從靈氣誕生開始算起,更是一百五十年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