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蒼天 作品

第6章 潘家的小算盤

    潘順也是一名舉人,當初在吉州也是聲名赫赫,但兒子潘文皓卻才智不佳,潘順花費重金,甚至向城內有文脈的齊家和孔家親自上門求教經典,這才勉強讓潘文皓考了個童生。

    可饒是如此,潘文皓才氣粗淺,要聚文力而得秀才之位,還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

    只有那文脈傳承最久的宋家,如今石陽縣城城牆上放著的鎮魔大儒碑,就是其先祖宋文榮寫的,這塊大儒碑讓石陽縣城百年安定,從未出過大變故。

    一篇大儒文章尚可鎮魔安邦,那凝聚宋文榮心血所著的古書若是入手,其中的福源又如何數得清呢?

    久居縣尉的潘順胸中自有打算,本就一直覬覦那宋家古書,如今又這般想著,神色也愈發的陰冷了下來。

    終於是冷哼了一聲。

    “罷了,此事我自有安排,你便安心溫書,去府城前,為父必定給你尋到他宋家的古書來。”

    “但我也說明白了,如若到時候秀才文位不得,你便回來娶親,生養兒孫以成才!”

    聽到這話的潘文皓面色一喜,連連磕頭。

    “多謝父親,多謝父親!”

    潘順沉出了一口氣閉眼靠在椅子上,卻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麼。

    ……

    又是三日後,宋穆已經修養的差不多了,便也想著去縣學上課。

    如今已經是晚夏,距離院試已然不久。

    文朝科舉制雖一脈相承於唐朝,但隨著文太祖李朧大改科舉,憑才能選天下賢士以傳文脈,改進的科舉制度卻已經和明清有些相似,更加公平公正。

    而本次院試又恰逢歲考,石陽縣的秀才都趕來聚集在縣學,準備順利完成歲考,再參加明年的鄉試。

    此等機會,自然也是童生向秀才們請教的好時候,宋穆這幾日在家中溫書,深知閉門造車,不如問問老生們的答題技巧,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抱著這幾天翻了好幾遍的書,宋穆慢步來到了縣學門口,還未邁步進去,便聽得一人從身後熱切的打招呼。

    “宋兄,今日可算是見到你了,可還安好?”

    來人是一個面容敦厚的同齡人,年紀與宋穆相仿,乃是石陽縣孔家的長孫,七年前孔宗的父親孔四奇一舉成為進士,也傳下一條文脈,孔家是以與同為文脈之家的宋家頗有幾分來往。

    前些日子送來的一些補品,便大多來自孔家。

    “多謝孔兄這些時日關照了,身體已經好上許多了。”

    宋穆也是笑著行禮說到,目光卻是不經意看向了他身後跟著的一人。

    那是一個穿著一身淡青色襦裙,頭上扎著垂掛髻,年紀不過十三四歲,但姣好的面容上卻有幾分傲然神色,此刻一雙澄澈如水的眼睛正打量著宋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