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術士之友 作品

第七百三十五章:九州航空航天項目(4k)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更何況如今的自己又何止是優秀這麼簡單,也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吃了自己。

    在傳達了部分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需求之後,顧青便在眾人的熱烈討論中離開了生物工程項目研發部門。

    而此時,整個鈦坦星園區的其他研發部門還未知道大老闆來視察的消息。

    九州科技一向是外緊內更緊,很多消息都有特殊的審核渠道,甚至作為貼身保護的安和堂,都無法隨時得知顧青的行程安排。

    而顧青的下一站,則是來到了航空航天項目的運載火箭研發部門。

    寬闊的廠房內,有數臺機械臂正懸空垂釣施工,地面上也不時會有機器人巡視。

    在一個個大號圓桶管道里,偶爾還會看到有人正在焊接施工,採集數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又一個研究基地在進行著“無聊”的測試。

    在某個研究室內,顧青在“偷聽”著某位教授對新工程師們的講課。

    “其實,火箭發射的原理與扔石頭是一樣的———我們扔的速度越快,石頭就落得越遠。

    當火箭的飛行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千米/秒的時候,就可以圍繞地球飛行;如果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就可以脫離地球的束縛;如果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秒),則可以飛向更遠的太空。

    我們當初的運載火箭的設計者是通過分級火箭按照‘使用—分離—拋棄’的順序,一級一級地把有效載荷運到軌道上去。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發現在拋棄的過程中,火箭殘骸不受控制,極容易造成次生災害,甚至某些殘骸不會掉落到地面,而是進入軌道,對整個軌道產生潛在的危害。

    所以學術界就設想,能不能把火箭收回來,既避免殘骸問題,還能夠再次利用減少發射資源投入。

    美利堅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項目依靠的就是可重複利用的火箭。而spacex公司的火箭飛行軌跡是怎樣的呢?

    以它執行第一地球軌道任務為例。火箭起飛後140多秒的時候,高度為60公里左右,速度已經達到了非常快的6馬赫(1馬赫即一倍音速)。

    這時候它的一子級就關機,與二子級分離,之後發動機噴口朝著回收點的方向,進行第二次點火,來減小飛行的速度。

    當飛行高度達到70公里左右,一子級上的柵格翼打開。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利用氣動進行減速,二是對火箭的姿態進行控制。接下來是第三次點火,快到著陸點的時候還有第四次點火,使速度降到5米/秒,著陸緩衝支撐腿打開。最後,也是最驚險的環節———垂直落在地面上。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饒是掌握了軍工複合體以及航空航天集團的部分技術的spacex,也在這個項目失敗了數次。

    因為加了回收這一步驟,所以火箭的總體參數優化和設計變複雜了,並且與此同時,對整個垂直返回的精度控制要求卻提升了很多,還有著落緩衝、推進劑的配置都不是一般火箭那般簡單。”

    雖然研發火箭本就是一個高難度項目,但從這位老者口中說出來,卻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顧青沒有去叨擾這一位進入教學狀態的老教授,畢竟是從某單位硬搶過來的大拿,專業素養還是沒有問題的。

    “讓老爺子們到鈦坦星園區療養的時候,稍微帶一帶後輩小生,對大家都好嘛。”

    帶著些許感慨,顧青悄無聲息的離開的這個區域。

    而實驗室內,那位教授還在滔滔不絕的講解著。

    “我看過你們的設計,總的來說,已經十分成熟,但是火箭子級回收的時候,它的運載能力損失較大,不僅對控制部件的要求高,對系統軟件和材料的要求更高。

    特別是星際運輸系統的設想,方向是對的,但是能源問題仍然是老大難……”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對於這些老教授,九州科技聘請他們來講課,也並未指望這些大拿真就搞什麼嘔心瀝血、帶隊科研攻關。更多的還是希望這些老教授們能夠給新進入研發部門的年輕人們培養一個足夠正道的思想,以及部分大環境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