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村夫 作品

第382章 359孵化小雞

    從農戶家裡採購回來的那五百個笨雞蛋,都是老母雞孵化出來的雞下的雞蛋,農村人習慣稱呼為笨雞蛋。

    山裡原來養的都是笨雞,都是自家養的土雞孵化出來的雞娃,壽命長,雞肉味長。

    這些年,外面的雞販子開始往山裡賣機器孵化出來的雞娃,機器孵化出來的雞娃雖然壽命沒有母雞孵化出來的長,但生長發育快,下蛋多,人們為了追逐效率,逐漸淘汰了原來養的笨雞,改養機器孵化出來的雞。

    整個曲柳灣鄉政府,包括附近四個鄉鎮,都沒有小雞孵化廠子,每年春天,都是販子從外地拉回來雞娃,然後拉運到各個集市上出售給農戶。

    養殖場一個種雞蛋八角錢,雞娃孵化出來後,經過45天左右的養殖,就可以上市了。

    販子賣給農戶的雞娃,一個八元到十二元之間,一個雞娃販子通常以高於三元到四元錢的進價給農戶銷售雞娃。

    雞娃從孵化場到雞販子手中後,雞販子要開著車拉著雞娃去趕集,趕集需要開車,開車需要加油,賣雞娃需要人工,雞娃買回來後,還需要吃,而這些都是成本,除過這些成本,最終落在販子手裡的錢才算真正賺到的錢。

    自從尚雲和城裡的僱主達成了城鄉共養實驗雞園的意向合同後,尚雲便進回來了小雞孵化機子。

    一個雞苗,如果自己孵化出來到上市,也就三元左右,僱主給尚雲一個雞娃十元錢,5000個雞娃,尚雲如果自己孵化,就可以見到三萬五千元。

    尚雲用僱主給的這些錢,開支了種雞蛋錢、小雞孵化機子錢,並用節餘的錢蓋了小雞孵化場房。

    第一批小雞孵化出來後,城鄉共養實驗雞園還沒有蓋好,尚雲沒有留雞娃,全部出售了,平均以一個雞娃五元錢賣給了雞販子。

    第一批小雞孵化成功,除過成本,尚雲見了兩萬塊錢。

    第二批小雞上市後,到了山裡人買雞的高峰期,尚雲以一隻五元八角錢賣給了雞販子,並且給城鄉共養實驗雞園留下了五千只小雞,尚雲見到了一萬四千八百元。

    第二批小雞上市後,尚雲沒有再孵化小雞,農村人捉雞娃一般都是在春節過後的兩個月內,繼續孵化出來,就沒有人要了。

    尚雲辦的孵化小雞場,成了方圓五個鄉鎮唯一一個小雞孵化場,小雞孵化出來後,成了雞販子爭搶的對象,並不存在銷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