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村夫 作品

第369章 346種什麼

    就像《教父》所言:“用一秒鐘看到本質的人,和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人,註定是不一樣的命運。

    在做事之前,必須要看清事情的本質,這樣就會避免盲動和沒有意義的投入。

    尚家河村的土地究竟適應種什麼?不是尚雲一個人能夠坐下空想出來的,必須要進行一次深入的調查。

    該怎麼去調查?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調查?如何才能夠做出一個最合理和科學的調查。

    尚雲想了許久,終於決定召開一次中老年參加的調查大會。

    現在村裡的年輕人都不種地了,要麼在外流浪,要麼在外打工,在村裡種地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其中過了六十歲的佔種地人的絕大多數。

    為了能夠了解百年來尚家河村這片土地究竟適合種植什麼,尚雲還邀請村裡上了八十歲的十一位老爺爺和七位老奶奶參加了會議。

    通過舉行這樣的大會,尚雲想知道什麼作物能夠適應在尚家河村種植,然後根據市場再決定帶領村民種什麼。

    鄉政府提出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十五個村都報了上去,可時隔一個月後,尚家河村依然沒有找到適應村上發展的特色種植產業。

    作為尚家河村的村主任,每當想起這件事,尚雲心裡就糾結,難道真的就沒有適應尚家河村發展的產業了嗎?

    村裡人為了吃飽肚子,種了幾百年的小麥,可年年春天霜凍,年年種小麥,年年沒有足夠的小麥吃。

    村裡人種了幾十年玉米,年年春季霜凍,年年玉米減產,年年種玉米,年年見不了幾個錢。

    村裡人也種糜子和穀子,糜子和穀子播種期稍微遲,能夠躲過早春的霜凍,可山裡的鳥多,特別是麻雀多,等不得糜子和穀子成熟,成群結隊的鳥便鑽滿了糜子地和穀子地,等山裡人收糜子和穀子時,一半的顆粒已經被鳥吃了。

    村裡人也會在小麥收了後,種植一些蕎麥,但村裡秋凍來得比其它地方早,等不得蕎麥飽,一場秋凍,漫山遍野的蕎麥成了蕎麥柴。

    但依然有人種蕎麥,因為小麥顆粒無收了,希望種點蕎麥吃。而且並不是每一年都秋凍,三年總有一年不會秋凍。

    幾百年來,村裡人圍著吃在種地,為了能夠吃飽,到處開荒,家家戶戶都開出了一百多畝地。

    如今吃已經不再困擾村裡人,只要有錢,就不愁沒有吃糧,村裡人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年輕的村裡人開始丟下祖輩們辛辛苦苦開荒出來的溝溝窪窪,帶著妻兒進城打工去了,留下了跑不動的父母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