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村夫 作品

第125章 廟會

    為了讓想法儘快變成現實,尚雲就清水灣黑山羊養殖場的運營模式向縣電視臺投放了五分鐘廣告,並在全縣二十個鄉鎮重要街道和路口張貼了佈告。

    一旦宣傳跟上去了,就會節約很多的時間。雖然時間不一定是金錢,但時間是浪費不得的。

    就黑山羊養殖場的廠房建設,尚雲也向社會發出了招標公告,力求用較少的錢建成較好質量的廠房。

    做好了上面的工作後,尚雲一邊在村上工作,一邊在期望中等待著結果。

    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等待的話,有些等待是甜蜜蜜的。

    四月初一那天,尚家河村一年一度的廟戲開始了,每年這個時候,也是尚家河這個寧靜的小村莊最熱鬧的時候。

    三天四夜廟會,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小商小販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

    戲錢由村民們眾籌所得,有錢的交錢,沒有錢的,拿著家裡的雞蛋和清油來頂錢。

    會長會把各家各戶拿來的東西登記造冊,對沒有交錢也沒有拿東西頂的,會去催要。

    大家雖然貧窮,但不會去拖欠廟會錢,畢竟大家都想利用廟會放鬆放鬆一下。

    戲子是本村吼道情的老藝人李大爺,還有一個吹笛子的,一個吹嗩吶的、打鑼鼓的和一個拉二胡的人,總共四個人。

    晚上唱的戲是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用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主演的一個藝人站在白色幕布後面,點著燈,對著白色幕布,一邊操縱皮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道情曲調吼唱,有時候還會來一段說白。

    說白的時候沒有伴奏,其它時候,三個伴奏的藝人會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很少用喇叭。

    一旦喇叭響起來時,都是皇帝升朝之時,也是功臣得以表彰的時候,也是馬上要結束的時候,整個過程,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起初尚雲也不知道這皮影戲是什麼時候流傳到尚家河村的,但當地人都非常喜歡。

    後來尚雲查閱資料時,發現皮影戲最早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而尚家河村的皮影戲是元末明初傳來的,那個時候,一頭毛驢馱著一個大木箱子,大木箱子裝著皮影娃娃,到了晚上,拉起布幕,點起燈,就能演唱。

    雖然現在有了電視,人民的精神生活豐富多彩了,但一年一度的皮影廟會還是挺熱鬧的。

    家家戶戶都會忙中偷閒來到會場來看一會皮影戲,早早起來餵飽家裡的驢牛和羊豬狗雞,穿上出門的新衣服,鎖了門,拖家帶口來到廟院,到處都是熟人,到處都是熟人在嘮著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