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訥 作品

0682 親筆回信

而朝廷為了體現對讀書人的尊重,同時也為了解決貧困考生的實際困難,每逢會試之年,便會開放孔廟、又或者由禮部出錢租下客棧,讓入京應試的考生臨時居住,倒也可以省下一份盤纏錢。

那些貧寒的子弟對於這樣的福利當然是舉雙手歡迎的,可那些富家子弟往往也會選擇在朝廷安排的住處內居住。

因為此處是考生雲集的地方,可以打探一些考場上的規矩和傳聞,互相之間也可以比試一下詩文才藝,總是有好處的。

不過溫不明卻嫌這些地方人多嘴雜,不是個安靜的地方,不願意在此處居住。

“蕭兄,可否請你破費一點,在京城裡另尋一個安靜的地方居住,我們大家都住在一起也可方便一些。”

這都是小事,只可惜京城裡的客棧大多已客滿,一時半刻也找不到可以同時容納百十來人居住的大客棧。費盡心機,蕭文明終於找到了一間香火併不旺盛的小廟,讓蕭文明、溫伯明、戴松本人及一百位蕭家軍扮作的商隊一同居住下來。

廟裡的和尚倒還有些節操,並不願意收蕭文明給的銀子。

於是董婉青想了個由頭出來,說是銀子照出,卻不是給和尚的,而是給佛祖、菩薩的——給這座小廟重修廟宇、重塑金身,同時順帶把廟門給封住了,對外就說是要大搞裝修,倒也清淨。

於是,蕭文明一行終於又在京城裡安頓了下來,似乎並沒有驚動任何人。

來到京城洛陽,別的人可以去不拜見,老相國衛玉章卻是要飛去見一見不可的——溫伯明作為學生,總是要拜訪師傅的。

然而這一回,溫伯明的身份是參加考試的舉人,現在當面去見這位權傾天下的恩師,就怕朝廷上會有什麼流言蜚語。

因此溫伯明並沒有親自出面,而是恭恭敬敬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相府裡去。

不多久,衛玉章的回信就來了,展開一看,還是這位老相國的親筆!

他可是天下第一號的大忙人,每天日理萬機,能夠親自動筆給你寫封回信,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

因此溫伯明打開回信的第一課,便已十分感動,而信中的文詞則是溫情默默,充分體現了一位老師對自己得意門生的勉勵,要溫伯明安心複習迎考,在科場上真刀真槍拼搏出自己的名聲,憑藉著真才實學為國效力,方不負平生的才華。

除此之外,衛玉章還特地詢問了高麗國的事情,看樣子那自稱為高麗國使者的李正思,果然按照蕭文明的“指點”,到京城洛陽裡來告御狀來了。

溫伯明同蕭文明商量了一下,便趕緊動筆寫回信,交代高麗國的事情,直言高麗人確實在從事海盜的營生,並且被蕭文明捉住以後,全都暫時關押在臨海屯裡——此事明州市舶司也可作證,至於別的事情溫伯明則自稱一概不知。

書信寫好之後,溫國民自己又斟酌了一番,增添了幾個字,重新謄寫了一份,這才又派人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