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訥 作品

0515 那就對了!

    海內第一名將”的能力,這些小場面應付起來,可謂是遊刃有餘。

    因此北方的戰局還在掌控之內,只不過現在已經快到冬天了,很多村民留著過冬的糧食都被燒光了、搶光了,那就只能逃難到南方,先度過這個冬天再說,等來年朝廷發了種子糧,再回去種地也可以。

    農民的嗅覺還算是遲鈍的,非得等屠刀抵到鼻子上,他們才會聞到血腥味。

    可商人的嗅覺卻要比農民靈敏了許多。

    根據蕭文明觀察,雖然河套地區的互市仍在進行,但是往來商人的數量卻是肉眼可見地減少了,特別是回來的多而去的少。

    有道是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這無疑就傳遞了這麼個信號——在商人們的眼裡,北方的局勢可大不如前了,再去同戎羌互市,就不是一個能賺到多少錢的問題了,十有八九是要賠錢的,搞不好連小命都丟了。

    從戎羌貿易中賺不到錢,那自然還有別的賺錢的地方。

    說的就是蕭文明的臨海屯和臨海港,這些商人既然敢跟戎羌做生意,說明他們抗風險的能力還是可以的,自然也就足夠的實力。

    而蕭文明想要招來的就是這樣的商人,不能不說,現在倒是一個可以拓展自己貿易網絡的好機會。

    怎奈何蕭文明現在留在黃河邊上,多少也是有些違抗旨意的意思,可不能大張旗鼓地招攬生意,萬一被皇帝知道了,便逃不了一頓訓斥——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緊張的氣氛之下,一不小心,那位過於敏感的皇帝就會做出過激的反應,那可就不妙了……

    就這樣,蕭文明的人馬在黃河邊上,待到第三天的時候,一條重大的情報,終於竄入了蕭文明的耳朵。

    據報:有一隊人馬正在東面距離蕭文明二三百里的地方集結,集結地就在黃河邊上,並且還在籌措船舶,似乎有渡河的打算,並且這支人馬並不是朝廷官軍,而是打出了黑旗軍的旗號。

    按照後世的標準,黑旗軍在政治合法性上做到了極致。

    它屬於是百姓自發形成的義軍,宗旨就是對付貪官汙吏,因此在其主要活動的山東一帶名氣很不錯,百姓普遍更加信任黑旗軍,而不是官府。

    這也是黑旗軍能夠生存發展的基礎。

    也因此,會有不少名門正派和行俠仗義的武林人士,慕名而來,聚集在黑旗軍的旗下。

    再加上黑旗軍的首領楊安平和楊妙真二人見識不凡、武功卓絕,因此黑旗軍在江北聲勢很大,在江湖上更是龍頭一般的地位,任何門派都比不了。

    但是黑旗軍也沒有那麼單純,他的首領楊安平顯然不滿足於做一個義軍的領袖,也不滿足於一呼百應的武林盟主,而是有吞食天下、面南背北之志!

    如今江北局勢危如累卵,難道黑旗軍也想來分一杯羹?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但也並不確定。

    因為黑旗軍的組織算是比較鬆散的,各路山寨頭領,只

    要敗過楊家兄妹的山頭,平時行動的時候打上黑色的旗號、頭上在戴著黑色的帽子、紮上黑色的頭巾,就能算是黑旗軍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