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訥 作品

0232 當頭棒喝

    要是再繼續堅持下去,就成了孤軍奮戰了。

    同蕭文明孤軍奮戰、死戰到底沒有任何意義——贏了沒有好處,輸了就更加丟人。

    “蕭大人要走可以,最好留下一份憑證,比如‘軍令狀’什麼的,免得到時候話說不清楚。”

    這就是湯光耀雞賊的地方了。

    不過蕭文明也毫不害怕。

    蕭文明本人的個性,那是做壞事都敢留名的,更何況是領軍出征這種給自己漲威風的事情了。

    也不用蕭文明自己親自動手,他便將這項任務交給了謀士溫伯明。

    溫伯明也是許久沒有動筆寫大文章了,被他逮到這麼個機會,更是大顯身手,將一篇軍令狀寫得好似檄文一樣——用點密集、氣勢磅礴,就連湯光耀讀了,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氣:“這個溫伯明果然有才華!要是他肯投身仕途功名的話,光憑這樣一篇文章就可以位列公卿了,怎麼我就沒有這樣的本事?”

    只不過這種引經據典的文章,蕭文明內心卻不喜歡。

    像這種咬文嚼字寫出來的文章,內行人看來固然是文采飛揚,可是普通百姓要讀懂就很難了。

    別說是古代的普通百姓了,就是後世那些經過完善基礎教育的中小學生,遇到了長篇大論的古文,誰不是背得焦頭爛額?

    這指的還是那些文詞通順、立意深遠、朗朗上口的文章,比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勃《滕王閣序》的、諸葛亮的《出師表》之類的……

    所以說對於文學風氣,蕭文明遲早也會掀起一場文壇的革命,大方向就是引入白話文——讓大家都能讀得懂的文章,那才是好文章,才能正確地傳達自己文章裡的意思。

    “文以載道”,指的就是這個含義。

    這件事情當然也是準備交給溫伯明去做的。

    溫伯明雖然寫文言文的水準是一流的,但他素來就厭惡八股文章,對於蕭文明發起的文化運動,他或許一時之間可能有些牴觸,但是隻要想通了,就能知道其中的好處,也就會傾心給蕭文明幫忙了。

    不過這又是一件長期的計劃,不是短期內可以一蹴而就的。

    蕭文明眼下還有許多同樣緊要,但更加緊迫的事情要做,就比如迫在眉睫的白炎教造反的問題。

    既然已經確定了要出兵衢州,那蕭文明就要做到首戰必勝,把自己的威風打出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先蒐集白炎教在衢州的各種情報。

    眼下雖然衢州還算是大齊國的境內,但是基層官僚體系已經基本被打亂了,依靠地方官的渠道,根本就沒有辦法知道衢州的真實情況,也就只能靠著那個出來報信的官員提供的一點信息來判斷了。

    根據那人的說法,在衢州的白炎教叛賊人數得有五六千人,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說不定現在已經上萬人了。

    就算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是集結了那麼多人,也足可以說明,衢州那邊是白炎教攻擊的主要方向,或者說是主要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