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訥 作品

0190 修身養性

    能更勝一籌,幾乎已經達到了冷兵器科技的上限了。

    除此之外,馬青還製造和改進了弓弩。將大齊朝朝廷配置的制式弓弩,在原有力矩不變的情況下,威力和射程提高了將近三分之一。並且嘗試著各部件都採用流水線製造模式,每一個部件都能簡單的互相替換,這樣在戰場上遇到了弓弩損壞的情況,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進行修理。甚至可以用幾把壞掉的弓弩重新拼湊出一隻完好的,這對於後勤保障而言,當然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同時這也是從手工工坊,走向流水線大規模生產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對於馬青的鐵匠坊,蕭文明的支持力度是不遺餘力的。

    因為這一處工坊短期來看,能夠滿足蕭家軍裝備的需求;而從長期來看,它承載的是一種金屬加工業的雛形——將來軍事上製造火氣靠的是它;工業上製造工具靠的是它;經濟上製造生產機械靠的也是他。

    屬於是最基礎的工業門類,是必須大力扶持的。

    至於其他工業門類,除了紡織業以外,蕭文明打算採取合營的模式引入臨海屯。

    比如說可以從臨海縣裡印書坊的鄭老闆合作,合資成立一個造紙廠兼印刷廠。

    蕭文明現在的錢比鄭老闆要多得多,就由蕭文明出錢佔股份的大頭,並派人進場參與管理,而實際事務則交由鄭老闆來打理。

    這樣,蕭文明既可以省下經營那麼多工廠、工坊所耗費的精力,同時也可以保證自己對產業的掌控能力。

    而對於蕭文明視之為核心產業的紡織業,蕭文明則是想要進行直接管控的。

    因為根據後世的經驗,全世界的工業強國,其紡織業都是極其發達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無法跳過紡織業發展這一個步驟。

    比如說第一代世界工廠的英國,就是從發展毛紡織業開始的,用圈地運動來賺取了第一桶資本積累,隨後又發展棉紡織業,在全世界的殖民地推廣棉花種植,為本土的紡織企業提供原料。

    第二代世界工廠的美國,發展的則是化纖紡織產業,通過科技進步,從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煉化學纖維,一口鯨吞了很大一塊傳統紡織業的蛋糕和份額,並且在掌握化纖產業專利的前提下,逐步去工業化,依舊通過金融和科技手段攫取大量利潤。

    窮逼世界工廠的日本,則是從絲綢紡織業入手,逐步跨進到化纖紡織業,只可惜他面對的對手都太強大了——又是中國又是美國——自身國力和資源又有限,就只能在一兩個細分明類裡佔據一席之地而已。

    而第三代世界工廠的中國,則是各個紡織業全都推進發展,到鼎盛之時,一兩個紡織業集中的城市就能佔據全世界某一細分品類產量的五成以上——一旦這個城市哆嗦一下、打個擺子,全世界都要跟著感冒!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因為紡織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的相輔相成產業,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活法,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方式,就能發展起紡織業來,並且十分容易進行技術迭代,通過紡織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的進步。

    而一個更加關鍵的作用是——人人都要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