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訥 作品

0050 老實了,但沒完全老實

    刀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並且在新材料的研發上,也邁出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然而佩刀只是貼身的兵器而已,並不是戰鬥力的全部。

    為了剋制倭寇的手裡倭刀,蕭文明根據記憶中戚繼光的兵法,還要為麾下子弟兵配置長矛、盾牌等其他兵器。

    長矛、盾牌這種兵器,對質量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嚴格了。

    長矛那就是用最好的木材削成長棍,再在上面套一個鋼製的矛頭,也就齊活了。

    長杆,蕭文明從附近挑選了最好的棗木來製作;矛頭,則讓馬青去打造。

    工藝並不十分複雜,工時也花不了多少,只用了小半個月的時間,三百支長矛就打造而成,並配備軍隊了。

    至於盾牌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盾牌這東西形狀可方可圓、尺寸可大可小,材料也是形態各異。

    歷史上最有名的盾牌,那就非羅馬的方形金屬盾莫屬了。羅馬軍隊的盾牌,每一面都能夠護住戰士的全身,並且還能組成嚴密的魚鱗陣,用來防禦箭矢的攻擊。

    這樣的盾牌當然好,但也有兩個明顯的缺點。

    第一是製作起來非常困難,蕭文明現在掌握的生產力,連製造刀劍、長矛都摳摳縮縮的,想要一下子籌集那麼多材料、那麼多人力來打造盾牌,還是有些困難的。

    另一個問題,就是方形巨盾的重量太大,運輸起來十分困難,最好是用馬車統一運輸,等作戰的時候再配備到每個士兵手上。而現在蕭文明一匹馬都沒有,行動的時候自己都是靠兩條腿走路,拿什麼來運輸直接盾牌呢?

    於是蕭文明忽然想起自己看過、寫過的《三國演義》裡面提及的蠻族用的盾牌:藤牌。

    藤牌,就是用多年生的老藤,反覆在油裡浸泡並且曬乾之後編織而成的盾牌。這樣的盾牌十分輕便、又很堅固,並且具有一定彈性和韌性,或許對於弓箭長矛之類尖利武器的防禦力不夠強,並且還怕火,但對於刀劍砍殺這樣的攻擊而言,卻有先天的優勢。

    正好可以剋制倭寇的長刀。

    然而就算是這樣,每一個士兵在行軍作戰的時候,要同時戴著佩刀、長矛、盾牌等裝備,分量也著實不輕了,對於體力的要求頗高。

    不過蕭文明麾下這些子弟兵,都是十六七歲龍精虎猛的年紀,蕭文明又是好吃好喝的待著,體力方面自然是不成問題。

    而配齊了武器之後,蕭文明便在互相配合方開展了強化訓練,並不要求他們掌握多少複雜的殺敵技巧,但至少要做到用長矛拉開距離、用盾牌護住身體、再用短刀貼身廝殺。

    按蕭文明的設想,這樣一番訓練下來,就會初見成效——雖然不能說能夠對倭寇有碾壓一般的優勢,但至少不會像在金陵城下那一樣,被二十幾個不要命的倭寇,殺得沒有還手之力……

    除此之外,蕭文明還要解決馬匹的問題。

    這可就是一個難題了,別說蕭文明這裡缺馬了,整個大齊朝廷都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