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衍滄海 作品

第67章 【佛說因果】

    葉小釵輕輕地‘啊’了一聲,點點頭表示自己不會讓師尊失望。

    “好好找出自己出劍的理由目標。”半駝廢拍了拍葉小釵的肩,最後為他理了理背上刀劍,“刀狂劍痴的含義,做你自己,無須擔心吾。”

    慈父之愛令人感動,秦假仙身上突然金芒大作,一道卍字佛光飛出,立地化成一名佛者。

    “我?!我是怎樣?!”秦假仙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和身體,彷如大夢初醒般茫然不知。

    “老大!你身上的太子爺飛出來了!”一直安靜不插嘴的蔭屍人終於忍不住開口。

    “你你你——”秦假仙跳到佛者身前,繞著他上下打量,怒氣衝衝地說,“就是你一直在我的身軀內,害我釋|迦長滿頭,秦老二也縮成牙籤!”

    “阿彌陀佛,貧僧靈心異佛,辛苦施主了。”佛者合十見禮,溫和的面容,溫和的聲音,溫和得讓人完全發不出火,秦假仙的怒意彷彿打到一塊海綿上,只好不了了之。

    這時靈心異佛的聲音略有變化,對著半駝廢師徒說:“葉小釵,馬上為半駝廢建造一座衣冠冢,你必須親自在此戴孝守墓,以免有心人前來查探。”

    葉小釵‘啊’了一聲表示明白他的用意。

    “崎路人,吾想向你借一物。”

    “喔?何物呢?”

    “菩薩印秘籍。”

    “你啊,真是料事如神,連菩薩印秘籍在吾身上都知道。”

    “命七天被你所救,秘籍定在你處,並不難猜。”

    崎路人從他的大背囊裡很快取出秘籍交給靈心異佛。“是說你又不能練,要它何用呢?”

    “吾不能,自有人能。”靈心異佛竟然露出不符合他溫和形象的淺淺壞笑,佛指輕捻,隨手取過幾片竹葉疊成月華花的樣子,附在秘籍上交給秦假仙。“秦君,勞煩你帶蔭屍人前往雲渡山,將秘籍交與吾師百世經綸一頁書。”

    “雲渡山後山是一處霧谷,其背靠雲渡山,有守谷老者為伴,亦有吾師坐鎮,是這世上退隱最安全之處。讓半駝廢與你們同行,三天內進入霧谷,可掩去半駝廢原本的天虎星光,慢慢將轉移到葉小釵身上。”

    “我為什麼要替你跑腿?”秦假仙邊問邊將秘籍收起,眼中露出對秘籍的貪|婪|之色。

    靈心異佛俯下身湊近秦假仙耳邊嘀咕了幾句,他就馬上恍然大悟,不管蔭屍人的好奇心,帶著半駝廢很快離開了。

    “半駝廢遇劫,太黃君卻使詐拖延,若非你來得及時,我們將痛失同志,吾準備再往巨書巖找太黃君理論。”崎路人忿忿抽了抽背囊的揹帶。

    “不急,先幫葉小釵整理此地,待三天後,星象穩定再離開不遲。吾預感三天內將有其他變故找上門。”靈心異佛一閉眼,再睜開時眼中神色又恢復古井無波。

    “我們現在必須營造半駝廢已經被殺的悲痛氣氛,”崎路人說道,葉小釵也非常同意地點點頭,馬上動手整理起草廬廢墟準備立墳。“吾就在此陪葉小釵三天。”

    “若非這位少俠精準的劍氣,我們也無法順水推舟,將假死之計順利進行。”

    這時他們才注意到偏僻角落裡已經被毒患折磨得昏過去的元元心。

    “這種狀況,好像是毒|物。”崎路人瞥了葉小釵一眼,小聲對靈心異佛說,“金少爺以前也是如此。”

    “唉。”憐惜一嘆,柔和佛氣飄入疲憊的身軀中,元元心這才緩緩醒轉。

    “崎路人,吾不能多耗真元,勞你助他調息。”

    “好吧,聰明的出嘴,笨的出力。”崎路人調侃著過去幫元元心調理內息。

    “抱歉,實乃為護師弟元靈,偏勞你了。”靈心異佛真的露出數分歉意,倒是讓崎路人不好意思起來。

    “吾講笑的……是說你師弟在哪裡?”

    “在此——”

    靈心異佛舉手按心,崎路人剛要笑他又打禪機,卻見站起身準備道謝的元元心,看著靈心異佛時整個人愣住了,眼睛瞪得老大說不出話。

    “怎樣?你們認識嗎?”崎路人好奇地來回環顧兩人。

    “我們……是不是很早很早以前見過面……?”元元心心中困惑比天大,這張臉,明明毫無印象,卻又感覺熟悉非常,像他失散已久,怎麼找都找不見的摯友。

    “施主,貧僧今日確實是頭回見你。”

    “不……不是你……好像不是你……”

    “你說你見過靈心異佛,又說不是他,到底是還不是?”崎路人無語地問。

    元元心自己也摸不著頭腦,這時——

    “是吾嗎?”靈心異佛閉眼睜眼間,眼中流光溢彩,這下連崎路人和葉小釵都看出明顯不同。

    “你?!是……是……吾……吾是不是見過你?!”元元心心中驚異,卻又不能十分肯定,明明自己是第一次離開淵藪進入江湖……

    靈心異佛眼神又變回溫和寧靜,方才一瞬的熟悉感又消失了。

    “今生果,前世因,千次蹉跎,一眼回眸,想來是冥冥中因果自有牽繫。”

    “是這樣嗎……”

    耐心的佛語開導並未釋疑,在場其他兩人也開始困惑。但看靈心異佛風輕雲淡地盤腿席地而坐。

    “塵塵剎剎,佛佛生生,涅槃妙心,皆悉圓融。師弟,是你緣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