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二百二十九章:回大魏,定國策,聖人圖謀【第四卷完】

    統一中州。

    是許清宵現在的目標。

    成聖,有些虛無縹緲,至少三年內成聖,許清宵辦不到。

    不過成聖難以辦到,但武道方面許清宵倒是有些信心,只要得到八寶佛蓮,許清宵藉助異術,一口氣突破到二品。

    再然後藉助丹神古經的力量,突破一品。

    三年內可以完成。

    只不過,所付出的代價,估計不小罷了。

    “敢問王爺,三年發展,要發展到什麼程度?”

    “還有三年鎮亂又是何意?”

    有人開口,詢問許清宵。

    雖然口號聽起來很不錯,可百官又不是愣頭青,國家發展,哪裡是喊兩句口號就能做到的?

    “三年內,大魏再不愁糧食,百姓豐衣足食,只要願意幹活,就能吃飽喝足。”

    許清宵給予回答,這就是三年發展的目標。

    最起碼要做到百姓豐衣足食,才算是成功。

    所以需要大魏重農。

    把重農放在第二位,因為人才選拔永遠是第一位,沒有好的人才去引導,埋頭種田肯定是不行的。

    “三年鎮亂,則是鎮壓內部動亂,至於是什麼,想來諸位應該明白。”

    許清宵語氣平靜,但這意思很明確。

    實際上就是鎮壓即將到來的天地大亂,以及解決藩王之亂。

    完成內部穩定,當然這裡面可能也會包括仙門以及其他勢力。

    畢竟仙門入駐大魏,以目前來說,仙門弟子倒也不錯,老老實實給大魏幹活,可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先靜等三年,等大魏徹底發展起來後,再慢慢解決內部問題。

    其實這個鎮亂三年,也是為了繼續發展。

    三年的發展,是讓百姓吃飽喝足。

    鎮亂三年,是讓大魏富裕起來,百姓吃飽喝足了,那國家也要開始富裕。

    最後三年休養,則是做一切的計劃。

    調兵譴將,佈局戰爭,各式各樣的事情,必須要做好極其詳細的計劃,甚至包括派人策反,以及測量敵國情況。

    這些必須要做,甚至現在就要派人潛入敵國,藉助三年休養的時間,定下戰略。

    然後第十年,征戰天下。

    這就是許清宵的計劃。

    也是許清宵為大魏定下的國策。

    這一刻。

    百官沉默,即便是六部尚書都顯得沉默。

    他們倒不是不相信許清宵,而是國策之說,意義太大,需要從長計議。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點。

    許清宵只是說出一個概念,怎麼施行,如何處理,這些東西許清宵都沒有說出來。

    憑藉一己之力,就定下國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女帝都做不到。

    都需要從長計議。

    不過許清宵也沒打算讓百官答應,他只是將這個主意說出罷了。

    而就在此時,

    這一刻。

    女帝看得出來許清宵的意思。

    “許愛卿,此事需從長計議,還請愛卿寫一篇策論。”

    女帝出聲,如此說道。

    “臣,領旨。”

    許清宵點了點頭。

    隨後女帝繼續開口。

    “既如此,那就退朝吧,許愛卿,朕在養心殿等你,有事商議。”

    說完此話,女帝起身。

    宣佈退朝,不過讓許清宵去養心殿等她。

    有些事情,唯獨他們二人可以商談,只要女帝同意了,那麼事情就好辦的多。

    當下眾人退朝。

    許清宵也跟著眾臣離開,不過陳正儒的聲音立刻響起。

    “王爺,如若過幾日沒什麼事,來吏部一趟。”

    “老夫準備了上等茶葉,找您聊聊。”

    陳正儒開口,在官場上,他自然稱呼許清宵為王爺。

    “好。”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也有事找陳正儒聊一聊。

    很快,許清宵朝著養心殿走去。

    大約兩刻鐘後。

    養心殿外。

    趙婉兒的身影從裡面走出。

    “王爺,陛下請您入內。”

    趙婉兒開口,朝著許清宵如此說道。

    “恩。”

    許清宵對趙婉兒溫和一笑,緊接著走進了養心殿內。

    只是還沒開口,季靈的聲音便響起了。

    “守仁,莫要多禮。”

    “朕今日找你,是有幾件事與你商談的。”

    “先說第一件事。”

    “你今日在朝堂之上說的事情,可否具體一些?”

    女帝開口,看著許清宵如此問道。

    許清宵上來便是要定國策,這讓女帝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不然按照許清宵這般嚴謹之人,不會如此貿然的。

    “陛下。”

    “臣今日提出國策之論,並非是偶然想起。”

    “眼下大魏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了,幕後黑手臣已經知曉是誰。”

    許清宵開口,告知女帝,幕後黑手這件事情。

    此話一說,女帝頓時顯得有些好奇。

    “是誰?”

    “第四代聖人。”

    許清宵開口,不過是傳音,只告知女帝一人。

    剎那間,女帝神色一變。

    “這不可能。”

    她的反應很激烈,如同許清宵之前一般。

    不是她沉不住氣。

    而是不會想到,幕後黑手是第四代聖人,這就好像是再說,幕後黑手是大魏太祖一樣。

    第四代聖人,生於五千年前。

    如果他是幕後黑手的話,那他豈不是活了五千年?

    女帝站起身來,她看向許清宵,可後者顯得無比平靜,這讓她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了。

    “他活了五千年,佈局太多了,大魏王朝可能也被他滲透。”

    “朝中臣子還好說,他還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將手伸到朝廷內,當然也不完全保證朝內就沒有他的人。”

    “但臣更覺得,各地藩王絕對有他的人。”

    “所以,臣今日在朝堂上所提的事情,主要還是針對各地藩王。”

    “之前陛下說過,您登基背後,有藩王的支持。”

    “臣日思夜想,都想不明白,藩王為何支持陛下登基。”

    “現在臣或許明白了一些。”

    許清宵開口,如此說道。

    “愛卿直說。”

    女帝對這一點也充滿著好奇,她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如今不由看向許清宵,眼神充滿好奇。

    “藩王支持陛下登基,想來就是因為陛下是女子之身。”

    “只要陛下登基,必然會惹來各種流言蜚語,在他們看來,想要奪取陛下的帝位,不會是一件難事,尤其是大魏王朝當時也遇到諸多危機。”

    “讓陛下登基,也存在讓陛下揹負萬民罵聲,但真正的目的,是國運。”

    許清宵緩緩說道。

    “國運?”

    一瞬間,女帝有些好奇了。

    “恩。”

    “中洲最宏偉的力量,便是國運,倘若李聖當真是幕後,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圍繞長生。”

    “而長生之法是什麼,臣不知道,但絕對不是尋常之物,但具體是什麼東西,很難猜想,臣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猜想。”

    “超品。”

    “李聖想要晉級超品,這樣或許就能打破壽命桎梏。”

    “而六大體系,從來沒有人抵達過超品這個境界,甚至說有沒有這個境界,都不好說。”

    “但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人成就超品,就意味著超品這個境界,不是人力可成,需要天地之力。”

    “國運,便是所有天地之力當中,最為雄厚的天地之力。”

    “那麼臣推斷出,李聖盯上了大魏國運,也正是因為如此,李聖的計劃,應該是讓陛下登基,再然後,讓大魏亂成一團,百姓怨念將會加持在陛下身上。”

    “等到時機成熟,各地藩王便會揭竿而起,最終有人順勢造反成功,藉助李聖的力量,成為大魏新帝。”

    許清宵說到這裡的時候,他深吸了一口氣,而後繼續開口。

    “到了那個時候,李聖會利用自己的勢力,給大魏援助各種糧食,使得國家太平,百姓有食,國運之鼎將會徹底穩固。”

    “如此,再竊取大魏國運,用來突破亦或者做其他事情。”

    說完此話。

    許清宵沉默不語。

    這是他的猜測。

    之所以能想到這一點,完全是因為朝歌他們說了一句話。

    中洲龍鼎可以讓自己成為古今往來第一聖人。

    而中洲龍鼎是什麼?是國運極致的蛻變。

    李聖圖謀什麼東西?很有可能就是此物,他需要中洲龍鼎,晉級超品。

    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許清宵自己猜想。

    具體是如何。

    許清宵並不清楚。

    但這個猜測,可能性很大。

    此時此刻。

    女帝沉默了。

    她重新坐在龍椅上,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過了片刻。

    女帝望著許清宵。

    “愛卿的意思是?”

    女帝問了關鍵性問題。

    “整頓大魏。”

    “不惜一切代價。”

    “只有一個聲音。”

    許清宵語氣冰冷道。

    大魏需要集權了。

    肅清大魏一切黨羽,集中皇權,這樣才能有效防止李聖的勢力滲透進來。

    對方既然是衝著國運來的。

    那麼大魏就必須要整頓乾淨,也必須要有所提防。

    不然的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變相給別人打工。

    此時。

    女帝也徹底明白,許清宵今日為何要這樣了。

    她閉上眼睛。

    開始思索這些事情。

    足足半個時辰。

    終於,女帝做出了決定。

    “愛卿,這幾日勞煩你擬定國策。”

    這是女帝的回答。

    她想了半個時辰,最終下定了決心。

    許清宵說的一點都沒錯。

    對方極有可能在圖謀大魏國運。

    如果當真是這樣,這對大魏來說,是一件天大的麻煩。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用許清宵的話來說。

    大魏要全面加速發展了。

    “臣,遵旨。”

    許清宵給予回答。

    而與此同時。

    天竺寺內。

    大乘寶殿。

    四位神僧但靜坐在寶殿當中。

    一名老僧,則坐在他們面前,神色平靜。

    整個大殿十分壓抑與安靜。

    沒有一個人說話。

    一直過了許久。

    終於,一道聲音響起。

    打破寧靜。

    “阿彌陀佛。”

    “敢問方丈。”

    “今日浩然王朝,半聖身上的業火,從何而來?”

    聲音響起。

    讓大殿變得更加安靜。

    --

    --

    感謝化無大佬打賞的兩個盟主。

    祝大佬抽中化無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