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後!【必看】

    陳正儒不語,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在旁人看來,他是在慶祝許清宵。

    至於不遠處。

    孫靜安望著東來的三千里才氣,除了一開始的震驚之外,剩餘的便是平靜與深思了。

    而人群中的華星雲,目光也是平靜,平靜如水一般,理論上以他的才華,以他昔年的身份地位,見到許清宵這般驚天之大才。

    按理說會憤怒,亦或者是說有些其他情緒,可華星雲沒有,一點都沒有。

    有的只是平靜。

    太平詩會很詭異。

    從頭到尾都很詭異,彷彿幕後有一隻手,安排著一切,只可惜的是,許清宵的出現,打亂了一切計劃。

    十國大才們還愣在原地,只怕一時半會,是無法徹底回過神來了,大魏文人們則是彼此給了對方一個眼神,他們結伴離開,似乎是有什麼事情要協商。

    細細聽去,一些聲音響起。

    “李兄在等我們,一起去吧。”

    “有事商議,若沒事,一同過去。”

    “走吧,一起去喝點酒。”

    大魏文人們彷彿有些心照不宣,不過有一批儒生們也想跟過去,但想了想卻沒有動身,數量不多,十餘人,但都是大魏文宮比較優秀的儒生。

    與此同時。

    京都醉仙樓。

    三千里的才氣,讓房內眾人皆然無言。

    三商代表有些發愣地看著這驚世才氣,至於顧言雖然很快恢復平靜,但眼神中的震撼,卻無法遮掩。

    許清宵喝了口小酒,坐回了原位,目光落在晉商代表身上,讓其繼續說下去。

    掃了一眼窗外的異象。

    晉商代表微微停頓,但很快他繼續開口。

    “只要按照之前的價格,再往上提升一成,族長還是願意冒著百姓之怒,提前收割,不過請顧尚書放心,這筆銀兩一定會給予百姓。”

    他如此說道,說出一個讓戶部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價格。

    “再提升一成?”

    “那就是一萬六千五百兩白銀一架水車了?”

    顧言面容上沒有半點表情,只是語氣平靜,朝著對方這般問道。

    “恩!少一分都不行。”

    後者不敢直視顧言的眼神,但回答還是沒有拖泥帶水,少一分都不行。

    “呵。”

    顧言輕笑一聲,他沒有說話,只是自顧自地飲了一杯酒。

    “三位,少一分都不行嗎?”

    此時,許清宵開口,他面上帶著笑容,如此問道。

    說實話,許清宵沒有想到,這三大商竟然敢這般開口,不但不講價,而且還又提了一成,這還當真是......厲害啊。

    這底氣,要說沒有兩大王朝在背後,他還真不信。

    “給出的價格,不可能少,但族長也明白,此事利國利民,所以族長願意舉商會之力,報效大魏,願意分期而付。”

    晉商代表開口,說的十分慷慨。

    只是這話一說,不知為何,許清宵心中莫名覺得有些噁心。

    分期都整上了,看來這幫人是真覺得吃定大魏了。

    “如何分期?”

    許清宵詢問道。

    “一萬六千五百兩一架,大魏需求五萬架,這便是八萬兩千五百萬兩白銀。”

    “我等三商,願意為大魏延期二十四月,每個月只需支付我等三千四百三十七萬五千兩白銀即可。”

    “只是考慮到我等墊資壓力,所以需再支付半成為總利息,不知顧尚書覺得如何?”

    對方緩緩出聲,道出他們的計劃。

    八萬兩千五百萬兩白銀。

    真要支付,國庫還倒欠兩千五百萬兩。

    再者這裡面可沒有算上人力搭建等等費用,要是算上這些費用的話,十萬萬兩白銀勉強夠用。

    五十郡,十萬萬兩白銀,比之前設想的五萬萬兩白銀,貴了足足一倍。

    好啊。

    當真是好啊,這幫商人當真是會打算盤,這如意算盤打的,連他這位戶部尚書都不由稱讚。

    還折騰出一個分期模式,一個月三千四百三十七萬五千兩白銀,對比八萬萬兩白銀來說,還真的不多。

    可要知道,真答應下來了的話,每個月三千四百萬兩啊,大魏一年收入也不過一萬萬兩白銀。

    許清宵不說話了。

    因為他已經徹底明白,對方的意圖了。

    顧尚書也在這一刻起身,他掃了一眼三大商,隨後舉起酒杯道。

    “三位,當真是大魏良商啊。”

    顧言舉杯,隨後一口飲下,轉身走人。

    許清宵連話都不說了,跟著顧言離開。

    因為已經徹底談崩了,對方根本就不打算好好談價,反而不斷加價,甚至拿出分期這種東西來糊弄戶部。

    這當真是把戶部當豬看啊。

    “顧大人,顧大人。”

    三人起身,想要說什麼,可看著顧言如此堅決地離開,最終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坐回原位,彼此之間,互相給了一個眼神。

    這個眼神古怪又複雜,說開心吧,一點都不開心,但說難過吧,也一點都不難過。

    離開醉仙樓。

    許清宵隨著顧言坐上了回去的馬車。

    馬車內,顧言依舊沒有大發雷霆,而是看向許清宵道。

    “守仁,說說看法。”

    顧言平靜出聲,詢問許清宵,想聽一聽許清宵的看法。

    “顧大人。”

    “清宵覺得,這晉商,徽商,贛商,是想要與我們合作,但還是如之前說的一般,有人給他們開了一個無法拒絕的價格。”

    “只是會有些冒險,他們不敢輕而易舉接下,所以提高價格,若是大魏答應,他們欣喜若狂,可若是大魏不答應,他們就只能賣給對方。”

    “雖然有些冒險,只是商人逐利,當利益達到一定程度,哪怕是殺頭的罪過,他們也敢嘗試。”

    許清宵說出自己的看法。

    三大商的表現行為,完全是想要與大魏合作,只是對方開的價格太高了,如果大魏僅僅只是用原價來購買,他們捨不得巨大的利潤。

    “恩。”

    “你看的很仔細,也很透徹。”

    “只是,眼下是死局,三大商掌握重要材料,而價格他們不願降下,戶部也不可能答應他們價格。”

    “水車之事,只怕難如登天啊。”

    “守仁,老夫知曉你心繫天下百姓,但很多事情,不是有想法就行。”

    “明日還是起一道奏摺,告知陛下,將此事暫時擱淺吧。”

    顧言很滿意許清宵的回答,因為他看的很透徹,可滿意歸滿意,眼下的的確確碰到了一個死局。

    商會不願低價賣。

    戶部不願高價買。

    這買賣就做不成,誰來了都沒用,除非用皇權壓制,但真動用了皇權,勢必會引來可怕的動盪。

    所以這是一個死局,戶部被架在了火上,進不是,退也不是,難辦啊。

    馬車內。

    許清宵聽著顧言所說,他不由沉默,腦海當中浮現一個又一個的念頭。

    過了一會,許清宵開口道。

    “顧大人,事情還未結束,有轉機。”

    許清宵如此說道。

    此話一說,顧言不由略顯好奇了。

    他身為戶部尚書,明白很多事情,也知道這背後牽扯了許多勢力,眼下所有的事情,無非就是一個高價一個低價,這是做生意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大的麻煩。

    聽許清宵這個口吻,似乎是有了應策之法了?

    “你有辦法?”

    顧言問道。

    “應該是有。”

    許清宵緩緩回答。

    可這話一說,顧言驚訝了,他是知道許清宵敢說有,就一定是有。

    “你能將價格壓到多少?”

    顧言直接問道,也不繞彎了。

    “具體數額不知,原本想著讓三大商會一二成賣給我們,現在看來不行了,估計是我們定價的五成,最多五成吧,不然他們也不樂意。”

    許清宵說出價格。

    而顧言整個人有些宕機了。

    馬車內,顯得異常安靜。

    顧言看向許清宵,其眼神就好像看見鬼一般。

    五成?

    定價的五成?

    七千五百兩的五成?那不就是三千七百五十兩白銀?

    現在人家開的是一萬六千五百兩白銀啊,你讓三大商開出三千七百五十兩白銀的價格?

    人家腦子有問題還是你腦子有問題啊?

    如若,現在換做任何一個人坐在自己面前,除非是女帝,不然不管是誰,敢跟自己說這樣的話,顧言絕對上去就是兩耳光。

    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試問一下,一樣東西原本可以賣出一萬六千五百兩白銀,可讓你以三千七百五十兩白銀的價格賣出去,在你知道其價值的前提之下。

    誰願意?這不是白給嗎?而且還是虧本白給啊,一點利潤都沒有就算了,還得虧本。

    相當於虧個三成左右,因為七千五百兩白銀是戶部的價格,他們的成本價肯定沒這麼高。

    看著顧言不說話,許清宵又淡淡吐出兩個字。

    “包郵。”

    聲音響起,顧言有些皺眉,他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免漕運。”

    許清宵換了個方式,一瞬間,顧言沉默了。

    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三千七百五十兩還免漕運費?

    守仁,你是不是被才氣衝傻了?

    顧言嚥了口唾沫,等過了一會,心情平復後,才繼續開口。

    “守仁,你有什麼計謀?可不要亂來啊。”

    顧言有點怕,怕許清宵對大魏商人直接開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寧可不要這樣搞。

    斬番商,是因為番商惹了民怨,而且說來說去是異族人,不給他們臉又能如何?

    可斬大魏商人不行,這開不得玩笑,後面涉及到的是什麼?是整個大魏上上下下,無論是百姓還是權貴,都涉及到了。

    除非他們找死,比如說你手頭上有他們通敵的證據,否則的話,不能動。

    “顧大人,您放心,清宵不會衝動。”

    “我有計劃,只是暫時不能和顧大人您說,但有一件事,顧大人一定要幫我,否則的話,清宵這計劃施行不了。”

    許清宵這般說道。

    “你說。”

    顧言詢問,倒也乾脆。

    “擬一道奏摺,由戶部昭告天下商戶,大魏需推廣水車工程,欠缺銀兩,望大魏商人,慷慨資助。”

    許清宵平靜道。

    “商人資助?”

    顧言有些好奇了,這種事情倒不是什麼大事,因為第六次第七次北伐之時,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甚至國家有危難的時候,也會發布這種公告。

    希望各地商人能夠資助一番,但一般來說往往是權益交換,真心願意資助的人不多,撐到死一百萬兩白銀,這還是極大的商會,而且出於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