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714 天籟歌王和天籟歌后

    周建輝不是歌手也不是音樂人,甚至這幾年不怎麼在娛樂圈發展,但其在華語樂壇的以往貢獻、地位和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也有足夠的鑑賞水平,絕對有資格擔當天籟獎評委。

    其他幾位評委也是如此,含金量都很重啊,比如歌唱家劉煥、曹軒御用製作人,亞洲第一製作人的魏西溪、前《當代歌壇》主編云云。

    這裡面多數評委都和獎項評選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小周,其實也有評委資格,但就因為有可能提名,所以沒被邀請。

    這樣的規矩最大限度保證了獎項公正程度,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其他獎項都執行的很好,天籟獎之所以比較特殊,那就是曹軒是這個獎項的創始人,不能不擔任評委,又恰恰他的專輯成績太好,根本不可能做到熟視無睹。

    所以就把他給架了上去,也讓曹軒無數次的後悔,為什麼不把專輯發佈時間和舉辦時間錯開。

    但沒辦法,專輯和演唱會相關事宜早幾年前就定好了,不能說撤就撤,

    獎項也是如此,籌備好幾年好不容易正式舉辦,上上下下不知多少人盯著,一旦推遲,很難說會出現什麼變化。

    所以曹軒咬著牙也要辦,只能找了這個藉口,略帶牽強的把自己給避了出去。

    雖然難保爭議,但起碼比參選大獲全勝或者直接罷選更體面一些。

    好在外界大多數人還是理解的,一來是評委應該避嫌,二來確實是曹軒這個級別和國內這一幫歌手相差太大,放在一起簡直是一面倒的碾壓。

    在眾人心裡,曹軒本來就是獨一檔的存在,又是退隱在即,著實沒必要下凡爭獎這次「束之高閣」也挺好,給新人一些冒頭的機會。

    雖然有點打擊天籟獎的含金量和公信力,但國內其他獎項這十多年也是將曹軒「無視」,大家也都習慣了,等到曹軒徹底退隱,下一屆天籟獎就沒有這個糾結了。

    沒有了曹軒一-枝獨秀,[最佳作曲]的爭搶就比較熱烈了。

    最終還是由李榮浩的《喜劇之王》斬獲,這讓外界意想不到,事先猜想,小周和林駿傑可是最大熱門。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最佳作曲]這種幕後獎爆冷希望是很大的,李榮浩也不是易於之輩,之前曾在臺省金曲獎亂殺。

    只不過他本身沒有太高的名氣,再加上這幾年金曲獎不斷勢衰,才沒有引起太大影響,但在小範圍內還是很出圈的。

    這是因為曹軒之前的採訪,很多人還特意關注了這個小眼歌手,對他有--定理解。

    當然,去年李榮浩的歌曲有一個爆發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後面揭開的第二首[年度十佳]就是他的《李白》。

    有一說一,《李白》這首歌的質量並不算高。

    李榮浩前面獲獎的《喜劇之王》,還有《模特》《老街》等歌曲口碑有些都比它高。

    這首歌更像是一首口水歌,

    甚至李榮浩本人自己都表示不喜歡,聲稱15分鐘都能作出來。

    但架不住這首確實火,在今年甚至可以說是最火的幾首歌之一。

    [年度十佳]評的可不是單單歌曲質量,成績和流傳度也是重要因素,在評選中所佔比例很高,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必要條件。

    這也很正常,一首歌你不管質量再好,歌曲冷門]不火,如何又稱得上[年度十佳]呢。

    而歌曲質量不高,但成績火爆,何嘗不是一種「佳」呢。

    當然,天籟獎還是多少有那麼幾分包袱的。

    像《李白》這樣雖然是口水歌,但好歹還有一定質量和口碑,也算被大眾廣泛認可,所以可以獲獎。

    而諸如《社會搖》《我的滑板鞋》這類土嗨鬼畜類歌曲,火則火矣,但本身質量平平,口碑較低,且有一定爭議的歌曲是很難拿獎的。

    但即便如此,曹軒仍然給了他們入圍參選的資格,甚至還有一首得到了提名,這在其他音樂獎項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曹軒覺得,流行音樂就該百花齊放,哪怕那些土嗨鬼畜類歌曲,也不是沒有絲毫可取之處,沒必要一竿子全部打死。

    一視同仁很難,哪怕曹軒自己都做不到這點,但不能把人家完全拒之門外,按規矩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