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5.09章 “虛偽”的生命意義

    在這個太空大廳中,衛鏗撤離後,羅紅星準備走。但隨後這位在再生體是接收到了另一個人通訊。

    秦曉寒:“喂喂,你準備怎麼實踐這份資料。”

    秦曉寒口中的“這份資料實踐”,是指的是衛鏗剛剛給的“星際中遏制蟲群”的技術指導。

    被秦曉寒喊住,羅紅星(再生體)二十歲的面龐上有點尷尬。

    關於和衛鏗見面,是秦曉寒幫他打通關節的。而他原本是預備帶隊來承接“輔助任務”,但是在瞭解情況後,這個輔助任務,他不敢做了。

    現在羅紅星想要快點熘,結果被抓了個現行。

    …其實意場位面,羅紅星就是要去,衛鏗也是要攔住的,因為衛鏗隱隱預感到這個位面自己會碰見大危機…

    羅紅星只能就著目前這剛拿到的“星海克蟲技術”解釋。

    羅紅星:“知道大致情況,如果沒有相應的時代實踐,很容易陷入傳統經驗主義。”但是面對秦曉寒透徹的目光,羅紅星只能舉著雙手道:“好了,那個任務太難了,我慫了。”

    秦曉寒目光緩和地點了點頭,她也知道能給衛鏗打輔助的目前已經不多了。

    而這邊羅紅星搭檔晴川加入了辯解對話中:“那個位面,就是一個巨大的鎮壓位面。我們去了也沒法突破,會被磨平一切稜角。”

    秦曉寒沒有生氣,轉而問道:“哦,說說看。”

    晴川嘆息道:“傳統優勢太大了,就如同地球曾經的優勢種,在沒有小行星撞地球,沒有氣候災難劇變,將過去強勢生物優勢磨平時,其他有進化潛力的物種,是無法展現出進化潛力的。”

    晴川打開了數據模型,並且說出了他剛剛在會議上一直是想說,卻礙於場面不得不迴避的說法。

    “異位面的意識體,無論他是神,還是仙,在抵達主世界地球(古工業時代),都得盤著,在沒有任何出身加持的情況下,個人能力再強也都被出身所限。資本構成的力量,成為了鎮壓一切牢索(大核戰才打破一切。)”

    眼下,衛鏗所在的意場位面也是那樣的。基本上,成就上限就屬於“古工業時代城市中跑快遞”的水平。

    出生起點決定終點,在平平穩穩的時代,衛鏗這樣不願意冒險的性格,是不可能通過勤勞努力,過人的投資才智,變成全球首富的。想要快速積累初始財富,趁著年輕健身,找富婆做鴨,都比創業成功靠譜。

    秦曉寒皺了皺眉頭,正當羅紅星想要幫晴川委婉一些時候。

    秦曉寒點了點頭後,對晴川說道:“你說的是大實話,有用的大實話。”

    …潘多拉位麵人類之間基因差異演化出了多個人類超目,主世界中隧穿人類意識(君王)又何嘗不是在劇烈分化嗎…

    整個時空管理局的上卿們,不願意去潘多拉位面的原因:那裡社會太穩定了。

    主世界系統在那兒,就如同二十一世紀時的“算盤工具”一樣平平無奇,根本無法作為‘掛’來打破現狀。

    所有上卿都是有傲氣的。也就只有衛鏗這個中人之姿,現在在那兒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底層,仍然是掙扎地在那裡,跌打滾爬地努力。

    秦曉寒好似自言自語道:現在,我很擔憂一個情況,衛鏗現在在(幽暗位面)表現了剛性,但這種剛性會掩飾內心挫傷。如果是其他穿越者,十年時間多多少少會表現出一些影響。但是他身上沒有看到。”

    羅紅星頓了頓說道:“是的,衛鏗閣下,是我見過最堅強的穿越者。”

    秦曉寒聽到這,對著空氣嘲諷道:“呵?!堅強!這個詞對他來說有點褒義。你的記憶體系中,應該知道,他看起來‘平平穩穩’但實際上是有極限的。他反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炸。至於爆發時產生什麼影響?是未知。在他強的時候,自然是壓迫他的人倒黴,但是在那個世界~”

    秦曉寒有些憂傷地頓了頓:“他不可能取得強勢,如果依舊要摩擦那個世界。註定——”

    衛鏗不是沒有被強大的制度碾壓過。在第一次位面大戰中,衛鏗是替代衛鏘作為鎮守的神州位面,那時候時空管理局的制度非常嚴格。衛鏗一度是想要在位面上徹底變革,但是卻被強行撈回來了。這就是第一次制度的鎮壓。

    那一次,衛鏗損失了大量的意識迴歸,以至於後面很長,在評級上都是“上士”。

    秦曉寒在瞭解意場位面真相時候,也開始有些後悔了。(她總是比白靈鹿要慢一拍。)

    作為個體,在和世界秩序出現摩擦時,衛鏗最後是選擇“躺平”,那是漫長消磨。但要是選擇“對沖”!最後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打發走了羅紅星後。

    秦曉寒調出了一段數據,上面是涇渭分明的兩類思維記錄。這兩個思維都是衛鏗的。

    在第二次位面大戰之前,衛鏗思維是比較“中庸”類別的,但是在第二次位面大戰結束後,“尖銳”類別開始出現。

    自田園時代開始到第三次位面大戰,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庸”類別佔據了主導。並且在潘多拉位面後期,“中庸溫和”的思維達到了巔峰,佔據了絕對主導。

    但是在進入幽暗位面後,“尖銳”開始增大。並且在幽暗位面這一次任務中,“尖銳”就徹底變成了衛鏗當下的主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