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11.26章 假設未來有疼痛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

    當下衛鏗在歐亜大陸上每一處的遠征基地的建設,都不超過三千人。

    卻利用最新式的科技,確保了彈藥、燃油供給,形成強有力的進攻箭頭。但是頂端的光芒萬丈,卻容易讓旁觀者忽略,選高地、搭建房屋、挖土工事這些最基礎的部分。

    以至於目前,這些來到統伐區的歐亜大陸各個居民點的學習者們,依舊誤認為,衛鏗集群是完全依靠空中運輸力量展開了對整個大陸的鎮壓。

    事實上,在歐洲大陸上,為了保障平均每個衛鏗個體每個月兩百噸的物資。兩百年前的鐵路被快速修復。

    二三十個59式半人馬機甲拖曳的火車皮在鋼軌上轟轟隆隆運行,這樣一個裝甲合成營才是擊潰地中海地區“死鹽王”使徒的核心力量。

    ……

    按照當下175年的戰略形式,衛鏗還需要五年時間,就能剿滅地中海區域的“死鹽王”。屆時格林蘭島嶼的數萬民眾就會能迴歸到廣袤的歐陸大地上,同時接收來自統伐區方面的生物發電站、機械獸等初級科技,各種資源是極大豐富的。

    當本錢極大豐富的時候,就代表此時領導者自以為:沒必要收斂一些做派,可以帶著毛病繼續發展!歷史上乾隆時期就是如此。這可能也是衛鏗現在給歐亜大陸其倖存者營地補不了的課程。

    相對而言,正常的文明在破除陰霾前進時候,是需要負重的。

    東亜長江黃河這幾十年前歷史流程中,統伐力量在取代舊城邦的時候是揹負著大量的包袱,大量秉持得正義的人是被素凌霜這樣的人不斷擠兌,利用。(那些喊著口號“為了黃河”不起眼的人。)

    五色聯盟和建鄴這些城邦主義守舊勢力仗著文化老本,一直是存留到了170年,才徹底地玩完。統伐區在和這些不斷企圖用新技術“枯木逢春”的守舊勢力路線鬥爭中,堅守了文明,為後人提供了“思想的武裝”。

    這些問題有這樣“歷史課程”後,後續發展就不會再犯下類似的大問題。

    現在統伐區的領導層在人口相對稀少北方城市,且目前工作重點是,東北角。基層的力量還在自下向上地湧動,還處於糾正的狀態。

    而現在世界其他文明居住點卻沒有這個條件了!在未來一百年內,全球各個文明人口在復興的時候,有眼下如此充沛的餘量,會經歷一輪野蠻生長。

    渝城曾經的路線已經足夠錯誤的,但是對於已經退化到,宗教封建集權各個部落狀態下的各個外區域文明來說。隨著現有的“生物農田”“沼氣發電站”“殖裝裝甲機械”等科技傳入,未來五十年內會有一大批的城邦高層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力,從技術上入手效仿曾經的渝城體系!來牴觸下一步的變革。

    統伐區在黑河上設置的青年教育,就是在現在全球各倖存者營地尚存理想,沒有完全淪落為功利時代前,留下一些憧憬的記憶倒影!

    沒錯,只要有憧憬就夠了,這些未來會成為居住地的上層的人,或許不會堅持這些憧憬,但是他們曾經的憧憬會被即將被他們影響的其他居住地普通人繼承。

    ……

    衛鏗給黃煜這些統伐區對外教學的幹部們,留下了這樣心靈語言告誡:

    “樂觀地思考歷史發展,客觀地面對歷史過程。在當今技術基礎下,以及使徒即將被消滅的事實下。”

    衛鏗展開高級心靈語言描繪了當今地球的情況。

    各個全球的所有使徒都被打上了標記,同時掛上了計劃覆滅它們的倒計時。

    硫鐵玄武,雨殺,驚鳳,塔林巢主,億眼,死鹽王這些使徒的形態,以及海洋,沙漠,熱帶雨林,島嶼的生活狀態……

    衛鏗準備動用的戰機、艦隊等武裝,終結它們的戰鬥方案……這些模擬的戰爭畫面信息,足足有幾個小時的電影播放時長。

    “全球人類,必將在迎來一波復興。”

    衛鏗建立起了人類文明人口恢復的金字塔模型。這個模型中,包括星漢在內的,統伐區在一百年後將恢復到四億人。

    描述了未來一百年後,全球各個高氧化生命碳基材料生產工藝下,一個個全新的碳纖維水泥材質、三百米高的大廈在星球上聳立;以及大量的方格玻璃房生態園,平鋪整個星球平原地區的場面。

    “但是這種復興後,也必然會迎來矛盾和衝突的總爆發。不要妄圖以統伐區的先發優勢,以及當下的人口優勢壓倒對方。這些顯而易見的優勢,在這一百年內會被外界用各種偏鋒來彌補。”

    衛鏗在精確描述統伐區正常的金字塔人口增長模型的一旁,構建了一個讓世人警惕發展路線:這個路線的人類人口幾乎是蠻不講道理地爆炸式增長。然後匹配了渝城生命母巢中直接製造人體的場景。

    【當下統伐區已經有自滿情緒,認為自己現在人口基數非常大,未來怎麼樣都能贏,殊不知當你侷限於此思維時候,未來其他民族可能不會走常規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