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列艦 作品

9.62章 所有反動的聯合

    【近古時代,一個地區隨著招商引入外來資金開始投入建設,其帶來的核心技術,也是被外來資方拿捏住。在此過程中所謂的合商企業,甚至可以為了照顧海外投資方的技術壟斷利益,開除內部芯片開發團隊。】

    如今神州傳統的超導材料、介宏子元件裝備、重型車輛機械技術,也都是被神州境內極大商私世家轉移到了海外。

    這條歷史線上,昇陽在非洲戰場上的不正常的科技晉升,並沒有讓西神州百姓生出“昇陽師出於我”的得意情緒。

    此時,神州的教育水平都普及到了高等教育,都不會幼稚地認為:昇陽會感激。

    相反站在技術人員的角度上,這樣的技術擴散也是讓本土技術失去了優勢。

    如果西神州是傳統的商私國家,經過這一波轉移必然是元氣大傷。(如果是傳統商私國家,按照其他歷史線情況,也不會轉移。而是繼續壓制昇陽,神州境內的商私也是被衛鏗整得沒辦法了。)

    例如主世界的老白歐,在經歷過兩次大戰後,所有的先進科技全部轉移到了新大陸。讓新大陸在基礎教育落後的情況下,猛然興起,開始引領近百年的高科技霸權。隨後就是新大陸全球搶奪高科技市場,把老歐一步步擠向衰落。

    而目前,神州內的民眾對技術轉移相對平淡,在已經客觀認識到了商資流動帶走技術的事實後,作為大國國民對參與轉移科技的那些神州知名商私集團,則是“兩不相欠”。

    自此神州人民和神州的商私,將各走一方。

    神州人民之所以如此淡然,是因為對未來的底氣十足。

    當下的西神州是在技術大突破前,將商私趕出去了。他們帶走的只是傳統科技積累。至於新興技術的主導權,商私們都別想沾。

    經過了一百年曆史跌宕,“私產化,做大蛋糕”畫的大餅,所有人都聽膩了。超地熱能源管道,海底開採,這些公共資產。未來是永遠不可能落入商私手裡。

    西神州的《東紅報》標題,是這樣記載的:“別了,風后。”結語更深入骨髓的道:“‘見小利,而忘大義’的傢伙,就隨他們去吧。”

    在能源管道開通後,西經聯迎來秦川和巴蜀的加盟,最後92年滇、黔,以及南黎次大陸(暹越半島)開始經濟一體化。

    “社治”主義在秦統歷2292年前,重新恢復了到一百年前夏聯全盛的狀態了。神州九分之七已燃“赤焰”。

    ~~

    這場大潮來得如此兇猛,最標誌事件是:秦統歷2291年末,衛氏在祭祖後,徹底宣佈宗族不再持有任何股份。全員上交給公共經濟聯盟,但是交出股份的那些管理者要求作為萬民的代表,參與《公開監督條例》的制定。

    畢竟這是上交給國家,自己不佔一分一釐,卻要青史留個正面形象。而不能被少數打著公共名義,行黑幕之事的官僚竊取。

    其他民眾暫時不懂。作為曾經管理洛水深諳者,超前一步將現在只有少部分人懂的監督經驗,從幕帳內揭開給大眾瞭解。這是順歷史潮流的正義之舉。

    西部的傳媒面前。洛水共化後,已經對兩個世紀以來發展出來的洛水,蓋棺定論,定性為民族企業。與之對立的,風后、滬聯工,至今仍然是“寰宇商私”。

    這就是經濟上,“趁早投誠”和“繼續頑抗”兩類路線。

    衛邛作為族長宣佈:“宗族以後只是一個聯絡家鄉感情的紐帶。以後從族人自願上交費用裡,來維護祠堂,以及每年的祭祀活動,賬目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

    神州西部各界對於這樣開明的行為,給予讚賞,然後將注意力矛頭對準了其他“商私巨頭”們。

    ~

    作為數十年前要堅持將衛氏發揚光大的衛邛,做出這樣決定,其實是順應潮流。

    當世道中所有人感受到不公時,掌握大資產的宗族,就如同饑荒年間,囤積大量糧食的大族一樣。這時囤積居奇,等於是招災。

    所以自願交出股份,哦,然後將剩餘紅利分給所有的家族成員,好聚好散。

    ~

    衛邛在做完這一切後,自然而然是接到了天子的詢問。

    在衛氏家族大宅地下的通訊中心中。

    一直以來,做臣服狀態的衛邛,抬起了頭面對投影中“龍顏”,悠然地說道:“衛氏是自願的,現在天道有變,陛下好自為之。”

    天子看著這個直著腰的老人,冰冷地質問道:“看來是要捨得榮華,來換禮樂崩壞。——你覺得做這一切值得嗎?”

    衛邛笑了笑:“我老了沒什麼的,只要年輕人們覺得值得,那就值得。”

    神州的社變,從西向東。在此次赤旗席捲神州過程中,除去江南、兩粵、渤濱經濟發達區域,大半個神州內都向左轉。

    在這場目前尚未發生流血的對抗中,那些被商私當成備胎的區域,都積極開始新的站隊。

    此次社變最深入神州東部的影響力,直接是抵達了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