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

    徐懷與徐武磧等人,就站在北側房脊上看葛懷聰、嶽海樓、朱沆等人商議事情,也將諸將官的神色反應都看在眼底。



    雖說岳海樓在嵐州時,未能警覺到異常,也未能勸阻劉世中、蔡元修、葛伯奕要求曹師雄、曹師利殺戮胡虜以釋疑,天雄軍將卒放縱劫掠,他也未加勸阻,但他有一點觀察沒錯。



    那就是內城殘敵與外城區域的諸蕃反抗民眾並無聯動。



    契丹及諸藩民眾的反抗昨日午後漸成規模,守軍雖然當時還緊閉城門,但還是依仗高聳的城牆,用弓弩保護退避到城牆下的蕃民,驅逐天雄軍將卒靠近過來加害。



    照理來說,契丹及諸蕃反抗民眾趁夜襲奪三座城門,內城裡的守軍再遲鈍,也應該能知道民心可用。



    然而,等到勝德門陷入大火、轟然垮塌,以致天雄軍試圖往南城區域推進被無情封堵,內城裡的守軍反倒沒有什麼動靜了。



    嶽海樓猜測從應州率數千騎兵還援大同、以及暗中發動蕃民反抗之人,與契丹留守西京道的主將完全就是各行其事。



    而城中十數萬契丹及諸蕃民眾,青壯年可能也就四萬多人,也確實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精擅騎射。



    大同城作為西京道重鎮,大量契丹人及諸藩民眾居住城裡,他們大部分人都放棄遊牧部族的傳統,與市井化的漢民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大多數是契丹官員及貴族子弟,或是依附契丹貴族的蕃民,刀弓已經變成他們裝點門面的裝飾品,尚武的基因早已經從他們的骨髓裡退化,更不要說嚴格保持準軍事化的傳統騎射習俗了。



    真正有戰鬥力的,還是伐燕戰事發動之前,那些被緊張局勢驅趕,或者蕭林石暗中引導進入大同城避禍的部族。



    這些部族絕大多數都是契丹奪取燕雲諸州之後遷徙過來實邊,長期以為保持著傳統的騎射遊牧習俗,平時也負責為御帳軍、宮分軍以及諸部蕃軍提供兵源。



    而作為御帳軍兵源的那一部分契丹本族部族,更是受群牧司所遣官員直接管轄,州縣及節度使、防禦使司對這部分部族沒有管制權力。



    契丹從部族抽丁從徵,最多可以二丁抽一,稍為寬鬆一些,則是三丁抽一。



    天雄軍在戰前,對雲朔等地的軍情蒐集非常粗陋,徐懷只能大體估算除了蕭林石已經從這些部族徵調的三千精銳騎兵,也是凌晨時突襲勝德門的這部分兵馬外,這部分部族在戰前全部撤入大同城裡,大約還有四到六千名青壯。



    雖然蕭林石在戰前沒有將這部分青壯都編入軍中,但天雄軍的屠殺威脅面前,徐懷毫不懷疑這四到六千名青壯,會完全對蕭林石唯命是從。



    除此之外,戰前避入大同城裡的諸蕃(雜虜)青壯也有一萬人左右。



    這部分人即便不會徹頭徹尾的聽命於蕭林石,但在當前的形勢下,也會選擇附從蕭林石。



    也就是說,天雄軍用放縱的殺戮、劫掠、奸|淫,幫助蕭林石